顶格召开科创大会!山东,为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创的突破

2021-04-16 20:03 来源:回澜听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分工版图的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

  4月16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坚定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奋力实现科教强省建设新突破。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这场大会的召开,不仅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与对科技创新力量的期待,更是一种发展路径与战略方向的表明——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山东将科技创新放在了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核心位置。

  其中,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开放程度高,科研实力强,创新活力足,高端制造业、海洋经济、港口经济发达,正聚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有优势、有能力、也有信心为山东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贡献更多青岛力量。

01 科教强省,山东勇奋进

  高层次、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对山东来说,无论是从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角度出发,还是面临淘汰旧动能与培育新动能的双重压力,科技创新都是必须要培育好、发展好、利用好的“关键变量”与“第一动力”

  而且,“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能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关键突破,关系着山东能否提升产业层级,完善产业链条,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向,新旧动能转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一阶段”;关系着能否给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山东答卷,承载起北方经济格局发展的战略之变。

  山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性,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的短板所在:“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因而,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时,山东将“突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放在了首要位置,将“聚力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求突破见实效”作为2021年首项重点工作落实推进。

  2月18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市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科技创新,当好“后勤部长”,把科技创新作为衡量部门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点摆在了突出位置。

  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与“取得突破”关键节点的山东,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亟需城市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充当先锋队、排头兵,用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动力,迎风击浪,率先破局。

 02 科创驱动,青岛强担当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意味着山东要在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上有更多大动作。

  在山东的科创版图中,青岛正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和产业发展趋势,昂起龙头,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展现担当。此次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李华君,是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从事的海洋工程领域,是青岛突破发展的蓝色“王牌”。

  根据山东省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青岛有9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3。其中,牵头完成74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81%;由企业牵头完成发明奖和进步奖35项,占比达55%。

  青岛具有建设国际化创新城市的良好基础——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396家,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0亿元。根据2月22日发布的《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青岛在创新资源指数、企业创新指数、创新绩效指数等方面全省领先。

  但要承认的是,青岛在科创的关键发展领域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在人才与产业链条等方面仍有短板,这制约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转型升级。

  更重要的是,对以制造业见长的青岛来说,发展的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十四五”期间,实体经济发展必然要在两大领域发力:一是打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产业突围”;二是新技术赋能传统领域的“新辟战场”。这对城市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发展重大需求,青岛需要更多的科创驱动力,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03 激活企业科创力,注重深化产学研

  如何克服短板、取得突破、培育起创新驱动力,不仅考验着城市的产业底蕴和创新基因,更考验着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成果落地转化、创新生态打造等“内功”。

  其中,政策创新、营商环境、双创氛围等方面固然重要,但市场主体才是创新的核心动力,提升创新驱动力,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合伙”的“项目”。

  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青岛,不仅将“支持重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写入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而且用更多的城市作为,来诠释对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激活。

  青岛下达共计7.2亿元的2021年首批科技计划基金,94.4%投给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推动高企上市,更是青岛科技资金发力的重点方向。资金拨付中,有17家高企上市培育库入库企业获得了总额900多万元的研发投入奖励。

  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青岛通过对具体项目的支持,来落实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支持海检集团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支持赛轮集团加强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推广应用;

  支持东软载波提升软件研发和芯片设计能力;

  支持海尔、歌尔等企业牵头争创高端智能家电、虚拟现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支持海尔、森麒麟、即发等企业牵头在工业互联网、航空轮胎、无水染色等领域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是设计、研发、量产、入市的全过程,研发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让创新迸发出市场价值。因此,青岛着眼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强调产学研深化合作,2020年青岛出台《2020年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半岛科创联盟,联盟成立半年时间内走访企业、院所450余家,梳理需求600多项,收集成果11000余项,匹配项目251个。

  2021年,青岛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重点产业需求,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只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经济发展才能有活力,产业进步才能不被“卡脖子”。山东科教强省建设,青岛势要强担当,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

  来源:回澜听涛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