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工业强市,市长与企业“面对面”,为实体经济发展辟路搭台

2021-04-14 17:54 来源:回澜听涛
随着虚拟经济泡沫的逐步显现,回归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发展共识。当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脱虚向实,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战火,也从互联网转向了工业化,实体经济正成为城市发展脱颖而出或黯然退场的关键战场。

4月14日,青岛市召开市长联系企业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座谈会,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与海信、青啤、山东港口青岛港、歌尔等十家企业座谈交流。企业一季度情况如何、行业发展态势如何,企业在前进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建议,都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一一提出。

青啤110亿投资项目需要协调推进;铁路疏港能力需要加快建设;需要提供一定数量人才公寓,解决外地员工后顾之忧;市场订单不饱和,希望加强政企合作,提供应用场景的适配与支持……

这场市长与企业家的座谈会,“面对面”只是开始。后续企业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将尽快落实到具体负责单位;企业发展需要的政策与利益,青岛将与企业共同争取。

更重要的是,这场座谈会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倾听”,与会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实体经济,这传递出的正是工业强市的笃定与信心。

对青岛来说,发展的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关键则是制造业。更何况,脱虚向实,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经济账。

不同于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特点是产业链长、行业覆盖面广,由此带来的就是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大的产业拉动作用。正是从这本账里,企业、资本、城市、国家,看到了未来的增长引擎。

聚焦实体经济,突出青岛制造

工业是青岛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抓实体经济来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3月19日,赵豪志率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区市主要负责同志,赴长春市走访中国一汽集团。市长的首次出青考察,就将重点放在了与城市工业资源的对接上,继续做强青岛的汽车产业链。

3月23日至24日,赵豪志率市直有关部门和部分区市主要负责人,赴北京拜访国家能源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其中,壮大实体经济是探讨交流的重要内容。

而且在全国两会期间,赵豪志明确表达了对青岛坚持发力实体经济的笃定:

“山东是工业大省,应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青岛将努力展现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1月初,青岛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青岛市2021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正式亮出新一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的“作战图”——300个项目精准对应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3条产业链。在2月底举行的青岛市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一批能够代表未来青岛制造方向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已经从蓝图走向现实的项目,正是青岛制造未来的侧影。

实体经济的青岛发声,制造项目的落地开工,体现的是,青岛正在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聚焦主导产业壮大、重点企业倍增,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工业强市”。

国家政策倾斜,赛道竞争激烈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提出要“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国家政策也在向实体经济的方向倾斜,将竞争的方向向实体经济引导。比如工信部就启动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采取“赛马”方式确定培育对象,让各地的优势制造业集群集中比一比、赛一赛,城市主政者为自己的产业站台答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去年底,工信部公示了第一、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全国25个集群入围,其中青岛的智能家电集群和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入选,这也是山东入选的唯二集群。

全国各大城市也纷纷押注实体经济: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深入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

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苏州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宁波将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

无锡则在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的名字频频出现了各大城市的各类政策文件中,这些领域也将成为城市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

破题城市竞争,跑出青岛路径

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青岛1-2月份工业生产大幅反弹的成绩单,是制造实力的展现,更是对青岛将工业强市摆在城市战略突出位置的最好印证: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1.5%,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4.2%。35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增长,比2019年1-2月份增加21个行业。18个行业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个行业增速超过100%。其中,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86.4%和67.4%。从产品产量看,传感器增长58.3%,智能电视增长36.0%。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在工业互联网上的领先一步,也是在工业赛道上进位赶超的重要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指出的就是实体经济未来发展高成长、高收益的路径所在。

工业互联网不是一种工具,而是生产模式的重塑。工业互联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诞生了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离不开工业互联网,离不开产业互联。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内经济面临提质增效的转型,更需要培育促进发展的新动能。

眼下,工业互联网也是各大城市争相布局的热点。北京提出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上海提出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助力经济数字化转型、广州提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圳提出打造国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名城……在市场一线,工业互联网已经培育出了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浙江蓝卓、阿里云、工业富联、华为云等一批本土先锋,在各自领域直面全球竞争。

其中,青岛作为起步较早、布局较为完善的城市,已经开始在市场价值上,展现工业互联网的魅力。

据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截至目前青岛已有各类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其中11个已上线运行,涉及橡胶轮胎、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消费电子、能源环保、供应链管理等行业和领域。依托日益增多的垂直行业平台,青岛制造业的供应链、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都在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重构,催生出一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业态。

例如,橡链云就是由青岛企业赛轮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橡胶轮胎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除了99%的制造设备和所有制造工序,链入平台的还有3300余家供应商、2200余家经销商以及近6万家终端门店。通过对机理模型、数据的物联集成,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专业、丰富的软件服务和App应用。

去年,工业互联网为青岛带来了超过110亿元的工业增加值,支撑着青岛工业增加值重新走出上扬趋势,带来了青岛工业发展的新拐点。未来,青岛计划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打造高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智慧模具、绿色建材等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慧农业、智慧能源等一批50亿级行业集群,在房车(旅游)、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孵化一批10亿级企业。

新一轮城市竞争,

新的竞争战场,
硝烟已起。

青岛正将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作为关键突破点,尽锐出战,破阵摧坚。

来源 :回澜听涛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