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青岛,两个85后的“成功”故事,两种创新意愿的企业样本

2021-03-21 14:56 来源:回澜听涛
日前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同时工业互联网也被列为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山东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2020年山东的成绩单,表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在经历了刮骨疗毒的三年攻坚后,“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要瞄准传统产业占比仍旧过高、“四新”经济比重偏低的短板,向“五年取得突破”奋进。

克服短板、取得突破,根源在于要培育起创新驱动力。在这方面,青岛与先进城市相比,在政策创新、营商环境、双创氛围等方面仍有差距,需要奋起直追。但市场主体才是创新的核心动力,提升创新驱动力,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合伙”的“项目”,任何一方的掉链子都会拖累“项目进度”。

说到创新驱动,深圳总会成为那个被一再提及的标杆,创新似乎已经成了它的标签。一提深圳,就容易想到层出不穷的科技企业,以及众多85后、90后的企业家或高管。

涛君就在深圳采访过一位90后的企业家——来画创始人魏博,目前这个手绘视频创作平台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这个与新媒体、文创密切相关的新兴领域,创业者大多集中在北京或深圳,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市场机会、更好的人才储备和更充足的资本弹药。

当涛君在深圳看着魏博年轻的面孔时,脑子里不停想起此前在青岛采访的一位85后企业家。同样是年轻人,同样是白手起家,但带给涛君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青岛这位85后企业家,没有大学本科学历,早早就出来“闯社会”了。他从机械维修起家,在短短几年内扩大业务,建立起了一个在电力设备零部件维修加工领域颇具地方影响力的企业。虽然这个企业没有像来画那样高达10亿的估值,但厂房门前那条以企业名字命名的道路,以及办公室门前那辆崭新的奥迪Q7,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标志。

从时间上来看,他与魏博的创业轨迹相当重合。

当魏博在大学里筹划项目的时候,他在跟着师傅当电焊学徒;当魏博的作品被央视等媒体“点名”出圈时,他也靠多练多琢磨,在熟练掌握技术之时,摸索出了许多进口设备、零部件的维修方法,返厂几万的维修费用被他压到了几千,于是他把师傅“策反”出来跟他创业,并在行业里一炮打响。

再后来,来画开始向文娱IP、AI、VR、AR等靠拢,投入研发创新产品线。而在涛君询问这位青岛本土年轻企业家,有没有计划引进技术人员,从维修加工向设计研发转型、实现进口替代时,他私下回答“不太想”,因为风险太大,他更希望巩固现有的市场基础。

涛君曾将这两个故事,讲给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一位专家,他听后分析了两种可能:第一,这是个例比较,只是凑巧形成了这种对比;第二,来深圳创业的,可能本来就是那些最能“折腾”的群体,而那些留在家乡创业的,可能“谨慎”的群体占比更大。

对于第二种可能,有太多文章整合分析了深圳的优势:深圳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更长的产业链条、能容纳更多市场机会,深圳的创风投实力能够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弹药,深圳的政策创新、营商环境更适合创新创业……深圳的一系列优势,吸引了全国创客去创新创业,也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官方层面应该向深圳学习的“生态”搭建能力。

但同时,这两个创业故事,是不是凑巧形成了这种比较效果呢?海创汇基金风控总监马小雯,则从投资人的角度,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她介绍,在前几年的项目考察过程中,她能明显感到许多优质项目或企业的负责人,对于股权融资并不感冒。以她的经验来看,包括青岛在内,山东许多企业都是白手起家,靠产品慢慢发展积累起来的,许多创业者、企业家追求的是“现金”而非“扩张”。在他们看来,谨慎是一种优先级很高的优点,每年5%到10%的业绩增长已经属于非常好的成绩,创新当然也很重要,但只能在自有资金承受范围内创新,借贷或股权融资都太“激进”了。

谨慎其实自有道理。如果每年都能有稳定收入入账,企业在产品积累、渠道积累、市场积累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称得上是稳扎稳打,抗风险能力更强。这种情况下,对融资确实没有太大需求。

什么情况下对融资有需求?

一是产品滞销,各类成本和库存压力迅速吃光现金流,亟需融资拯救资金链;二是扩张,既包括打开销路的横向市场扩张,也包括技术研发的纵向创新扩张。但如果我们去追问为何一个企业会出现产品滞销时,除了类似疫情等极端情况导致的巨大市场波动外,往往原因会指向“扩张”不及时——市场扩张慢了,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创新扩张慢了,产品被市场淘汰了。有时是疾风骤雨的“一夜变天”,有时则是“温水煮青蛙”的日积月累。

不愿“扩张”的企业家多了,愿意来投资的投资人就少了。

因此当青岛本土出现那些有意在创新上下功夫的企业时,青岛的融资环境又成了他们的阻碍。例如从事底层技术开放的大快搜索负责人,就吐槽过青岛融资环境不如北京、杭州;一家从事环保设备生产的企业,7000万元规模的B轮融资,就需要远赴浙江寻找投资人。

值得欣喜的是,青岛近两年全力弥补创投风投力量薄弱的努力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反映到数据上就是基金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规模增速列全国首位;反映到从业者体验上,就是海创汇总经理刘长文说,遇到优质但融资数额较大的好项目时,青岛本土的投资力量已经能够合力“接盘”,不至于让企业再远赴外地。

这对愿意在青岛创新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如果依然有更多企业对创新扩张充满戒备,好不容易集聚起来的青岛创风投力量,就将面临市场空间不足的窘境。

因此在这个创新驱动的闭环上,企业的创新意愿极为重要。政府要做的,在搭建好“生态”之外,要下力气深挖阻碍企业创新扩张的因素,有针对性引导扶持;而企业家们是否应该更有进取心,去抢占一个未来的市场位置,似乎也是创新驱动里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台大戏不够完美,可能是舞台的问题,有瑕疵;也可能是角儿的问题,没唱好;还可能是两者都有问题。总之,创新驱动是个“合伙”生意,少了哪一方都干不成。

来源:回澜听涛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