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这位,就是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今年51岁的王玉芹,扮演着三个职业角色:农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土地流转承包大户。把撂荒的土地变成一望无际的麦田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如今,梦想照进现实,王玉芹带领着一支农机服务队,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不仅让农民发家致富,还让大伙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传统耕种方式。系列报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之《劳动者·家国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这位“种粮大户”王玉芹。
核对种子数量、清点化肥农药。眼下,王玉芹正在忙活着整理播种前的物资。而这一次,种子要播撒到的地方并不是在青岛,而是在高密。
对于王玉芹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自己手里流转土地的面积达到了3500多亩,同时自己的业务也走出了青岛,进军外地。2007年,桑园村“两委”换届时,王玉芹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角色变了,她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变了。
看着眼前的土地被荒废,农民出身的王玉芹很是心疼。而正在那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其中关于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让王玉芹眼前一亮。经过反复考虑,王玉芹决定筹集资金,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无劳力的农户手中以每亩750元的价格,将土地承包下来,进行集约化经营。
就这样,王玉芹从桑园村和邻村河北村的100多户村民手中,流转了750亩地,开始了自己的土地流转之路。大面积的土地运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当年机械程度并不高的情况下,收获时节,王玉芹几乎是整夜和工人奋斗在一线。
王玉芹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工人,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愿意将土地流转给王玉芹。2009年,她手里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2500亩。2011年12月26日,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对全国200个产粮大县、3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300名种粮售粮大户和100名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王玉芹获得“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表彰,并获得一台价值20万元的拖拉机。
奖励是鼓励,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从那以后,王玉芹把心思一心放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上。她告诉记者,由于桑园村由于处于无水区,只能靠外来水源,引流种地。常年小麦产量较低,遇到天气干旱时,小麦产量更是难以保证。
靠天吃饭的日子,王玉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偶然的机会,王玉芹从网上得知打深水井有可能出水,几番查询后,她决定试一试。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王玉芹的家庭农场已经实现了从耕种、管理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在,建好的两个存储农用机械设备的仓库,放置了装载机、联合收割机、深松机、低温烘干机等种粮需要的大小机械设备足足有五十多台。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