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青岛这项重要保险出新规,四月起实行

2021-04-09 15:59 来源:爱青岛

  4月9日,爱青岛记者从青岛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9年底,青岛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6.8万人,占总人口22.5 %,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于2021年4月1日起实施政府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的护理机构为全市失能失智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青岛市3.0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

  据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市在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5年制度覆盖到全体城乡参保人;2016年青岛被确定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2018年印发了《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在城镇职工中创新实施了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一体化保障的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步构建起了筹资渠道多元化、保障内容多样化、服务提供精准化、经办管理标准化、质量监控信息化的护理保障体系。多年来,我市累计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资金28亿元,惠及6万多名重度失能失智参保人及其家庭;通过政策引导撬动市场资源,培育了850多家护理服务机构,逐步搭建起以民营机构为主的照护服务平台。去年,全市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资金4.98亿元,护士和护理员作为护理服务的主体力量,全年共提供上门服务103万人次,累计照护服务235万小时。

  从实施情况来看,全市7万多重度失能老人中,职工护理保险参保人约2.3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参保人约4.8万人,但是去年实际享受待遇人数仅为0.64万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参保居民未享受到制度红利。为破解农村长期护理保险这一民生短板,逐步构建起城乡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形成了修订后的《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称之为我市3.0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多元筹资,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新《办法》坚持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建立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期护理保险多元化筹资机制。一是优化职工护理保险筹资结构。其中,医保基金划转部分,按照缴费基数0.3%的比例,从职工医保基金划转,划转比例比原办法有所降低;个人缴费部分,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统一按照0.2%的比例,从应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中划转;财政补助方面,仍然按照原每人每年30元标准予以补贴。二是明确居民护理保险资金来源。在不增加财政和个人负担的前提下,从居民医疗保险统筹金中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划转,其中20元作为财政补助资金,另外10元作为个人缴纳资金。这些资金在筹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时直接划转到长期护理保险账户,个人不必再另行缴费。通过优化筹资渠道,我市职工护理保险筹资规模将达到每年11亿元,居民护理保险达到1.45亿元,同时扩大了调剂金规模,对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实用,重点保障失能失智人员急需的照护需求

  一是在保障人群上,重点保障重度失能失智人员。凡是经照护需求等级评估,达到三、四、五级失能或重度失智的,都可以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二是在保障内容上,增加参保居民生活照料待遇,与城镇参保职工一样,给予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双重保障,实现了制度公平。三是在保障水平上,保持适度适中。不管是“医疗服务费”还是“照护服务费”,对个人的具体报销比例统一设置为:职工90%,一档缴费居民80%,二档缴费居民75%(二档居民报销比例较原来提高5%)。对个人而言,医疗服务待遇根据本人实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据实按比例报销;照护服务待遇与本人的照护需求评估等级挂钩。评估为三、四、五级的,参保职工每周最多可享受3、5、7小时的上门服务,每月最高可享受660元、1050元、1500元的保障待遇;参保居民每周最多可享受2、3、5小时的上门服务,每月最高可享受450元、660元、1050元的保障待遇。实际支付金额根据护理人员提供的实际服务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按需服务,科学设置适宜的照护服务形式

  现实生活中,失能失智人员希望接受照料的方式各式各样,有的愿意住在家里接受服务人员登门照护,有的因儿女不在身边只能到养老院或护理机构接受照护,有的因儿女白天工作繁忙希望接受日间“托老”照护。针对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照护服务需求,我们设计了“居家照护”“机构照护”“日间照护”三大类护理服务形式。“居家照护”是指失能人员居家生活期间,由定点护理机构上门提供照护服务,简称“家护”;“机构照护”是由定点护理机构为入住本机构的失能失智人员提供的长期照护服务,简称“院护”;“日间照护”是由定点护理机构在本机构内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的日间托管照护服务,简称“日护”。参保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形式。考虑到养老和护理机构资源相对短缺,我们鼓励参保人使用“家护”和“日护”服务。同时,为了满足失能人员多样化照护服务需求,新《办法》增加了“辅具租赁”服务保障项目,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定。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