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新闻发布会,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举行。展望“十四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发布了青岛“十四五”时期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正式印发实施。
《纲要》主要目标:锚定“146”发展目标
实现1个愿景:
2035年,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由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
增强4个功能:
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强三生融合发展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
坚持6个率先走在前列: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创新改革、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城市治理效能等6个方面率先走在前列,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提升在国家发展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在世界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纲要》重点任务:突出五大重点任务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突出高水平开放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共促沿黄陆海协作,叫响青岛制造、青岛服务、青岛旅游、青岛购物、青岛农品品牌,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
突出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进位争先
发力创业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青岛菁英”人才工程,实现40万大学生在青就业创业,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布局超级计算中心等大科学装置群,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制造业、“四新”经济比重达到27%、40%。
突出高效能治理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唱响济青“双城记”,发挥青岛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率先加快青潍日同城化,建设现代化青岛都市圈,推动与胶东四市强核聚群、抱团发展,共建国际朋友圈、高效交通圈、绿色生态圈、互补产业圈和幸福生活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突出高品质生活 建设美丽时尚幸福青岛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17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新增公共住房26万套。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森林覆盖率达到15%。
突出市场化改革 打造高效法治安全环境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对四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十四五《纲要》的新变化:
理解“十四五”规划,有几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的治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设置和“十二五”、“十三五”的不同之处在于,顺应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的特征: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了少而精的原则——有经济发展、有创新驱动、有民生福祉、有绿色生态、有安全保障等5类共22项指标。
二十二项指标有四大特点:
一、突出延续性和创新性。延续性体现在其中的十四个指标是对十三五指标的承接;创新性体现在另外的八个新指标,包括: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绿色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比重、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40岁以下婴幼儿托位的数量、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的比例、森林的覆盖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突出结构优化和质效提升。比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25年的指标要达到40%。
三、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22项指标中设置了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的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关注就业的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的数量,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还有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头尾数人均预期寿命,这些指标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现代化,更多地体现人的价值。
四、注重指标的引导,同时也要注重指标的约束。在22项指标中,有引导性指标,如引导经济发展,越快越好,质量越高越好。同时有7项约束性指标,强化政府职能,确保通过合理的公共资源和配置,有效地运用法律技术、必要的行政力量,确保这项指标实现。
来源:回澜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