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自来水”何时来?

2020-12-28 20:24 来源:爱青岛

  自来水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然而记者近日在胶州、城阳多地调查发现,部分村庄仍在为吃水发愁。

  12月15日中午,家住胶州市区的张志刚驱车40多分钟,回到老家里岔镇西官庄村。刚到家,他就拿上水桶、骑上三轮车,赶往村外一公里远的地方拉水。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张志刚:母亲86岁了,吃水自己出去张罗是不行,我得定期回来给她弄水。

  张志刚告诉记者,这几年,住在村里的老母亲吃水成了问题,于是拉水成了他每周回家的首要任务。而吃水难,是西官庄村村民都在面对的难题,各自打井成了各家解决吃水问题的主要方式。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吃水那不有卖水的,人家户里打的井。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这两年又天旱,三十米五十米的井不行,都打100多米。

  然而,当记者随机走进村民家中却发现,每家都有安好的水龙头,并下了水管,村民称这就是自来水,拧开却滴水全无。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国家那管子都下上了。

  记者:但是没接水?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没有。

  记者:这个管子接了几年了?

  胶州市里岔镇西官庄村村民:得四年多了,光好看。

  原来,在2015年,胶州市加速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解决247个村庄、16.8万人的规模化供水问题,其中就包括西官庄村所在的里岔镇。那么,为何守着已经安装好的自来水管,却多年不通水呢?

  胶州市里岔镇政府水务站工作人员:现在是水压不足,建设加压站涉及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手续特别严格。以前光论证,没考虑这些。我听说上个月报的,审批时间还得待定。

  西官庄村村民家的水龙头成了摆设,而在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家家户户的水龙头俨然成了闹钟——仅在每天下午四点半准时放水。

  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村民:四点半放水,什么也不顾就得等着。

  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村民:碰着那些上班不在家的更拉倒。

  记者:下班回来没水了?

  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村民:上哪找水?

  村民告诉记者,皂户村有5000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城阳最早通上自来水的村庄之一。可到了2013年左右,由于供水管网老化,无法全天承受水压,村里开始限时供水,每天供水时间只有大约40分钟。即便是这有限的时间,村民也要先放十多分钟浑水,才能接到清水。同时,村民普遍反映,清水也无法直接饮用,只能用来洗衣、擦地。

  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村民:有味,接接扔了,再接好的。

  城阳区城阳街道皂户村村民:浪费若干,这样浪费水。

  皂户村的邻村京口村,几十年前与皂户村同时通水,如今村民也在为吃水发愁。

  城阳区城阳街道京口村村民:俺家这个水龙头,你看都锈了。

  因为管道老化,近年来,京口村供水水压不足,村东的200多户人家由于距离主管道较远,成了缺水“重灾区”,拧开水龙头,要么涓涓细流,要么滴水不流。

  城阳区城阳街道京口村村民:五六年了,真没有法了,在院子里打了个井。

  城阳区城阳街道京口村村民:这个自来水吧,接着洗衣服洗菜都不够。

  为了解决吃水难题,皂户村和京口村村民连年投诉。在城阳区政务网上,记者搜索发现,在关于皂户村的79条投诉中,用水难占了相当比例。而村民表示,得到的答复从2017年的维修管道,到2020年的延长放水时间,几经变化,始终没有解决问题。

   本台短评:工作需主动自来水不会“自己来”

  吃水问题关乎群众每一天的生活,是幸福指数的最基础指标。根据2018年公布的《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2022年,我市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要稳定在95%以上。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前、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前,可实际工作中,相关区市部门却似乎长期处于“有答复无改变”的被动缺位状态。自来水不会“自己来”,当村民家中的水龙头成了定点吃水的“闹钟”,敲响的其实是政府部门工作主动性的“警钟”。面对吃水难题,希望各级部门主动“迎上去”,疏通“堵点”、解决“难点”,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本台舆论监督热线:85702007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