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

2020-09-10 22:50 来源:爱青岛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树民今天在做客青岛政务网“网络在线问政”时透露,我市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目标,以“食安青岛”建设为主线,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以食品领域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为推动,健全“食安青岛”保障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

  食安青岛是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品牌和目标,也是一系列系统工程。去年机构改革以来,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安青岛”建设的意见》,提出以“食安青岛”建设为统领的理念,明确到2035年全市食品安全治理的目标要求,提出实施从食用农产品生产到餐饮服务全链条、全要素和基本单元的治理措施,探索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据了解,2017年,我市获得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活动主题,每年都在市级、区市及社会三个层面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安山东”示范单位集中宣传、网络订餐明白消费、保健食品“五进”宣传活动、食品“你点我检”等主题活动,为市民提供免费快检千余批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万余份,解答市民消费咨询万余人次,取得良好成效。

  市场是老百姓购买食品的主渠道之一,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其重点监管对象。一方面,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批发市场,城区6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来源于此,实施驻点监管,安排专人加强市场巡查与检测。另一方面,对其他各类农贸市场,落实每车必检、每品种必检,不合格产品及时销毁,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餐桌。

  孩子是我们家长的心头肉,多年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一直高度重视孩子的饮食安全。今年以来,在始终保持对学校食堂严格监管的同时,更加强了校园周边的管理,将校园200米范围内的小卖部、餐饮店纳入规范范围。这次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完成1679家学校食堂、1677家托幼机构的开学核验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底数、责任、风险、立案、自律”5张清单,全市847所中小学校周边1612家食品销售业户全部建档并公示,对销售“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51起,罚没款47.45万元。但专家提示,尽管周边小商店卖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总体没有问题,但可能在健康和营养方面,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利。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也在食品经营场所门面、收银处等显著位置、食品销售区设置“过量食用高盐、高糖、高脂食品有害健康”等警示标示,提示学生认知危害,合理消费。

  网上订餐是一种新兴业态,这几年蓬勃发展。我市的餐饮外卖服务主要是“美团”“饿了么”两大网络平台,入网餐饮店2万多户,日均订单近30万份。现在外卖送餐主要问题是无证经营、加工简陋、食品不安全等问题,但监管手段总体停留在传统的入户排查上。今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药品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整治行动以来,探索用新手段管理新业态,实施“以网管网”,制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网络订餐食品安全违法违规信息线上监管及线下核查制度》等制度,针对每月国家、省和我市网络监测的疑似违规问题,及时部署区市局进行现场核实,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至网络订餐平台,督促平台落实对问题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下线的职责,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治理。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16个重点城市的网上监测中,全市网络订餐问题发现率持续保持在0.1%以下,保持问题发现率中低位。下一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强网络监测,继续推广“无接触”外卖,打造“爱心卡”送餐,深入开展“网络订餐消费纠纷提升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一直坚持严厉打击,以打开路,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治,解决危害市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问题。今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继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和“守护舌尖安全”攻坚行动、巩固深化食品药品方面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行动,针对市民关心的假冒伪劣、过期食品、农残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校园周边、旅游景区等问题多发区域的整治。全市累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27起,公安机关侦办刑事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取缔无证“黑水厂”19个、“黑作坊”4个。下一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保持对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违法行为坚持曝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守护市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青岛新闻广播融媒记者王振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