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进步的标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光荣。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以有力执法推动文明创建,以创建成果检验执法水平,在创城这场“大考”中,书写文明交通、文明执法的答卷。
一、强化四大领域执法,维护交通运输秩序。支队吹响创城集结号,港政、航政、运政、路政四大执法领域全面铺开,开启创城加速度。自市交通运输局创城动员会以来,港政:开展港口危化品企业专项整治,对市级重点监管的危险货物港口装卸仓储作业安全进行执法检查,查处危险货物装卸仓储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航政:强化花石楼、奥帆基地等前海一线海上旅游秩序监管,并对第三海水浴场、第六海水浴场等非法经营隐患点开展执法检查。运政: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行为,维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组织七区三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开展跨区域交叉夜间执法检查,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开展渣土车联合执法行动。路政:着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拆除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非法非公路标志,并对桥下空间违法占用行为重点整治,发放张贴联合通告,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
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领域。突出重点。针对枢纽站点、前海一线景区等重点场所,持续强化对非法营运黑车打击力度,重点整治出租车拒载、绕道、高收费等违法违规营运行为。紧盯热点。采取着装检查、便衣暗查、区市联动等执法方式,严查出租车“靠活帮”,8月份共查处“黑出租”11部,不合规网约车96部,出租车违章55起。
三、传递文明风尚,做好文明服务。全员参与、共同守护。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全员参与创城志愿服务活动,在景点、大型商圈和交通枢纽站点,维持客运市场秩序,纠正驾驶员不文明行为,累计发放张贴文明服务宣传贴4000余张。做好普法宣传。打破“我讲你听”传统模式,执法人员走进企业、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发放张贴“青岛普法”二维码,现场宣讲;组织支队干部职工利用微信、学习强国APP等新媒体进行学习,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和文明服务理念。
四、恶劣天气坚守一线,做好应急保障。航政:监督海上旅游客运企业落实海事部门关于恶劣天气的禁航要求,维护海上旅游客运企业经营秩序。运政:及时关注全市发布的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列车运行动态和市内交通状况等,提前协调出租车公司,调集车辆做好列车到站高峰期的旅客疏散工作。8月26日强降雨天气当晚,青岛火车北站交通执法队员坚守到凌晨3点,共调度巡游出租车发送旅客5000余人次。路政:雨中执法不间断,现场勘查,处理高速公路上因道路事故造成的路产损坏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域安全防护工作。
五、擦亮城市窗口,递出“城市名片”。8月19日,《烈日下的交通运输执法队员》视频新闻被岛城媒体广泛宣传,朋友圈刷屏转载,视频反映了交通运输执法人员为维护岛城客运市场秩序、创建文明城市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引起广泛反响,获得群众点赞。执法人员从早上4点到晚上11点半,分两个班次,维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并随时关注着人流、车辆变化。哪怕下午两点,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也在不断的维护候车通道秩序、检查出租车运营资质,趁着客流间隙才顾上喝水,随后又立即重新投入工作。黝黑的皮肤、晒得泛白的制服,成了一线执法人员的“标识”,他们却说这是晒出的凝聚力。景点、商圈、高速公路、港口码头,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在一线挥洒汗水,换得城市文明“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