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
这首童谣对老青岛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童谣里的“街里”泛指中山路,
而中山路人行天桥更是
横跨了几代青岛人的记忆。
6月9日晚11时许,
随着吊车缓缓升起,
中山路人行天桥正式开始拆除工作。
中山路人行天桥正式开始拆除工作
6月9日晚,建于1986年的中山路人行桥正式开始拆除工作,先行拆除的是分布于各处的楼梯和与两侧建筑物相连接的钢箱梁桥。预计10天内完成桥梁拆除吊装施工工作。
有网友提出,可不可以将天桥作为老城区的风貌标志保留?
今年4月,市南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健做客《行风在线》时,就对此做出解释,中山路是历史城区的风貌保护区,而这个过街天桥最早是没有的。1986年,为了解决人流比较多的问题建设了天桥,但现在从人流、交通角度来讲,利用率很低。从复兴中山路,恢复老城区风貌角度,市南区计划未来把中山路打造成步行街,而步行街以地面过街为适宜。综合考虑安全、风貌保护、交通功能,市南区除对天桥拆除外,还将进行济南路拓宽工程。
胶州路至天津路近300米长电车电缆入地
提到“大辫子”电车
青岛人都不陌生,
它穿梭于许多青岛人难忘的岁月中。
6月9日夜间,
为配合天桥拆除施工、优化线网布局,
公交市北公司供电所连夜组织施工,
将胶州路至天津路近300米长的电车电缆入地。
小编获悉,此次更换的入地电缆主要涉及2路和5路电车线路。其中,2路电车线是岛城最老的电车线路,1963年1月,青岛市第一条无轨电车路线正式通车,全程由西镇至延安路广场。这就是现存2路电车的前身,直到目前仍然沿着上世纪建成的线网在运行。
经过1个晚上的紧张施工,3根长达300米的电车电缆被成功放入地下。公交市北巴士公司供电所副主任周君表示:“为了配合天桥改造,保障电车供电安全,同时杜绝高空‘蜘蛛网’,我们将之前横截面200平方厘米的黄铜电缆更换为横截面300平方厘米的绝缘层电缆,这样入地后供电将更加安全。”
小编了解到,拆除中山路人行天桥只是老城区改造整体规划的其中一步。6月10日,位于市南区济南路的六处非住宅建筑启动拆除工作,由此济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随着中山路改造工作的逐步开展,同时为了提高交通网络通达深度和广度,济南路拟由单向2车道拓宽为双向4车道,将成为承接中山路改造过境交通的南北向主通道。
随着济南路拓宽改造工程的启动,西部老城区复兴的各项攻势全面深入开展,北京路周边围合区域(劈柴院二期)项目建筑评级已通过主管部门批准,楼院单体方案设计工作正在进行,北京路5号院将于近日进行房屋结构加固施工;宁阳路片区各楼院建筑评级和单体方案已通过主管部门批准,宁阳路12、17号院房屋结构加固工程已开展施工;北服青岛时尚研究院和时尚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青岛湾广场项目近期将加快提升方案深化。
下一步,市南区将突出中山路周边区域老青岛特色,厚植人文元素、传承优秀文化,留住历史根脉,吸引新的业态入驻,高起点规划胶州湾青岛老城区保护更新示范带。主动融入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自贸区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时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最青岛”历史街区、“最时尚”商业步行街、最具活力的海洋产业带。着力将西部老城区建设成为经典与时尚相统一、历史与现代相融合、宜商与宜居相协调的时尚魅力城区,再创青岛老城新辉煌。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老城区,在“更新”杠杆的撬动之下,
会成为新城区,
也将为开创
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
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