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郁森:方寸车票 记录时代变化

2019-10-02 19:46 来源: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家国的变化,有时就在方寸之间。家住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的居民安郁森,今年71岁。从10岁时开始收藏火车票算起,至今,他已经收藏了4000多张火车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绿皮火车的火车票,到如今的复兴号车票,这些火车票跨越六十年,也见证了新中国的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和变迁。

  沙发上零散摆放的,和16本笔记本里放置的,就是安郁森这些年收集的火车票。打眼一看,车票大小、厚薄、颜色各不相同,有红色、白色、还有蓝色,安郁森按照时间顺序把它们贴在笔记本里。泛黄的纸页记载着老人几十年的旅程。1958年,10岁的安郁森在学校考了“双百”分,作为奖励,母亲答应满足他一个愿望,从来没坐过火车的安郁森就提出想坐一次火车。

  当时,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不到40元,拿出一天的生活费让安郁森去坐一躺火车也算一件奢侈事儿,而他至今清晰地记得那次坐火车的情景。

  这张1毛7分钱的火车票就被安郁森仔细地夹在一个笔记本里,成为他第一件藏品。参加工作后,安郁森有了更多乘火车的机会,也让他萌生了收集火车票的想法。除了自己出差、旅游的车票,他还搜集身边人一些有代表性、有纪念意义的火车票。在他的收藏册里,这张是1981年4月30号他乘火车去昆明旅游的,时隔三十年后的2011年4月30号,他又故地重游,买了同一线路的火车票。

  抚摸着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火车票,安郁森常常感慨万千,似乎火车站摩肩接踵抢票的情景就在眼前,似乎闷热的绿皮车就在身边。而如今,大家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票、手机购票,习惯了乘着复兴号感受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安郁森很庆幸自己保存了这些宝贝,因为它们也是这些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最直观的“物证”。

  的确,三十年间车票从硬纸板换成了磁介质车票、电子车票,人们从排队买票实现了刷脸进站。火车也从闷罐车、绿批车换成了时速可达300多公里的高铁。小小的车票,在方寸之间,串起了一段旅程,也见证了时代变迁。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