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最新演绎方式,就是用名校来命名新生儿的病房,让孩子从出生起就住进了“清华北大”。
在重庆忠县的一家医院,所有新生儿病房全部以高校命名。311,清华大学,15-16床;306,南开大学,01-03床;304,浙江大学,04-05床……一位婆婆来医院探望儿媳和刚出生的孙儿,电话里询问具体的床位,却被儿子的回答搞蒙了。“他(儿子)给我说‘浙江大学’,我心里想,怎么去浙江大学了,跑这么远?为什么要去?”
用名校命名的新生儿病房
如此特别的命名方式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网友评论道,高校毕业后还是得奋斗,干脆一步到位,取名叫“总统产房”“首富产房”“设计师产房”“企业家产房”好了。
热议的同时也有不小的争议。部分网友质疑,新妈妈会不会为了让孩子进“名校”打起来?就好比“萝卜开会”换成“群英荟萃”,价格立马翻倍。
针对网友“房费有没有增加”、“是否额外收取费用,互相竞价”的疑问,该医院院长回应道,“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相应收费标准来收取,没有额外的费用。”他告诉记者,这样命名的初衷是对新生儿的一份祝愿,同时也是为了给医生们激励和调剂,以便更好地服务入院家庭。“我们医院专注于产科、儿科,不想给产妇太大压力,一直推行一种‘家庭化产房’的理念。”“我们希望,无论是医生或产妇,看到这个能会心一笑,起到调剂作用!”
不过律师和专业人士却指出,医院作为带有一定经营性质的机构,不能随意使用高校的名称,其行为已构成侵权。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律师钟雨江称,“就像人有姓名权一样,单位也享有名称权,他人不能任意使用,《民法总则》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这些学校都是将其名称进行了商标注册,医院带有经营性质,就更不能随意使用了。”
面对争议,院长解释道,确实当初是一种美好祝愿,但没有咨询过律师和专业人士,也没有意识到法律风险,因此他想向这些大学说声对不起。他表示目前医院已经进行了整改,原先的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牌子已被摘下。
但不少网友表达了对这种创意命名方式的喜爱,认为没必要太上纲上线。
医院的初衷虽好,但除了法律上的侵权问题,这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价值取向是否会增强社会的焦虑感?
用名校命名新生儿病房,无非是父母名校情结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更是中国式家长焦虑的“冰山一角”。
很多人都说,这一代的孩子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接受着越来越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犹如高高悬挂在家长头上的一把刀,逼得人无处遁形。当70后、80后为人父母,面对不断被提前的学业竞争,不仅高考、中考、“小升初”让他们念兹在兹,甚至连入园、入托也需要使出全身解数。超前教育以及直通清华、北大名校梦的躁郁营造出浓重的焦虑感,弥漫在全国家长的心头。
父母们希望孩子不仅能够提前赢,还要面面赢。无论“情商培训课”的火爆,亦或“名校命名新生儿病房”的走红,都是中国式家长提前焦虑的缩影。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未到起点就已开始“抢跑”,一种“集体性焦虑”、“恐慌式抢跑”的心态正在家长中间蔓延。
虽然医院的初衷还是带着美好的祝愿,但这种名校情结的观念推崇却并不可取。金榜题名或许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但那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父母总在为子女的未来和前程担忧,但孩子的人生却有无限多的可能。最后的选择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可能会努力去走你最希望他走的那一条,但那绝不是他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