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小区的公共部分是归小区业主集体所有,这些地方要出租或注册公司,都必须征得业主同意。可是在上周的《行风在线》节目中,崂山区颐景园小区的业主反映,在小区里有一栋三层楼高的18号楼,是归全体业主所有。其中一二层是幼儿园,第三层一直都是物业办公的场所。可是去年年底,他们发现,这栋楼里,竟然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册了一家公司。这怎么回事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根据业主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挂牌的这家公司名叫龙兴顺意经贸有限公司。那么是谁同意它在这里注册?真的如业主所怀疑,物业收了对方的钱吗?
为了找到这家公司,记者走进了18号楼。
通过崂山区市场监管局,记者联系上了这家龙兴顺意经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承认,他们确实在颐景园小区注册了公司,但从未在这里办公。同时还出示了一份情况说明,写道:“由于公司着急注册,监事王某某认识金某某,当时金某某告知600元可为公司提供一个落脚点。而金某某2018年12月15日在其所属物业公司当维修临时工。”但对于这份说明,小区物业并不认同。
对于公司借壳注册的事,物业表示完全不知情,也没有听说过什么金某某。那么这个金某某是谁?他又在哪呢?记者又找到了龙兴顺意公司。
当记者继续追问,龙兴顺意方面就表示,他们也已经联系不上金某某。
但无论这位金某某是谁,一栋归业主共有的楼,在无法提供房产证明的情况下,是如何注册公司的呢?
下一步,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将对此事立案调查,同时,记者发现,这家公司也已经悄然进入注销程序。
尽管企业主动选择了注销,但业主们仍心存疑虑,小区共有部分,在业主、物业均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随意注册了公司。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一个神秘的金某某,一份无法证实真伪的情况说明,一家空壳公司就这样在一个公共地址上注册成功了。虽然公司已经进入注销程序,可这其中的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这家公司当初如何通过成立的?简化注册程序不等于没有审查,更不能仅仅依靠申请者的一纸承诺。如果不是业主的无意发现,这家公司是不是会一直存在下去?如果发生纠纷,又该由谁来负责呢?对于如何破解虚假地址注册的难题,最近,厦门和深圳都有了新的尝试。像厦门市场监管局会定期检查,并将未年报企业作为“非正常经营公司”清查对象;而深圳则为每一栋建筑房屋赋予“身份证号码”,使用全市统一权威准确的房屋地址库。寻找好办法,为杜绝虚假地址注册破题,岛城市场监管部门亟需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