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绵不绝的降雨天气中,深圳体悟实训前十天的专题培训进程过半。浸泡在南国雨水中的是深圳这座城市,浸泡在这座城市发展经验中的是150名青岛干部。
高强度、快节奏的上课、考察,剖析着深圳经验、也放大着青岛差距。无论是尽快消化吸收培训知识的学习压力,还是找准“穴位”缩小青岛差距的经验落地压力,都实实在在压在所有“学生”肩头。
在过去的几天里,来自深圳市政府部门、政策研究机构的主讲人,围绕着深圳营商环境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政策、金融改革创新、科创探索实践、国企改革、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讲解,干货很多、事例丰富。不过从青岛“学生”的提问中,记者还是能感觉到,大家心里最挂念的还是青岛:
深圳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应对潜在的老龄化压力?
深圳如何平衡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在公共服务上的待遇差别?
深圳如何在公务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基层管理?
深圳如何通过大数据手段来管理市场主体?
深圳的产业布局是如何决策规划的?
深圳有何鼓励政府内部进行创新的体制机制?
深圳的老城区更新过程有哪些市场化手段?
每个提问背后都是青岛的某个短板,记者明显感觉青岛“学生”听课的重点其实不在于深圳做了哪些事,而是为什么这么做。
深圳与青岛在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政策优势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许多深圳的成功经验并不见得可以照搬到青岛。课堂上,大家不停围绕青岛的短板向深圳老师提问,为的就是更加深入地请教,深圳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到底是从什么角度出发、遵循什么逻辑、协调哪些利益来做出的决策,大家最期望学到的深圳经验,其实是深圳遇到问题后的“决策逻辑”。只有学到了这套逻辑,才能回到青岛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谈得上让深圳的经验实打实落地。
压力大动力也大。在深圳集中培训的这几天里,150名青岛“学生”的学习节奏是“997”。
按照课程表的设置,每天上午、下午的上课时间是各3个小时,但因为频繁的交流和提问,每天的上课时间都会拉长到7个小时左右;晚上,10个小组还要分别进行主题讨论,强化白天课堂知识的吸收;根据临时党支部要求,每周大家还要根据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不过实际执行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许多“学生”把每周心得写成了日记。
课堂之外的自主调研,10个小组也都坚持“问题导向”来选择调研地点,青岛“十五个攻势”的身影在各小组的选择中若隐若现。
比如在27日的自主调研中,一组就冒雨到了平安金融中心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二组到了深圳湾创业广场和华强北;五组选择的是宝安行政服务中心和深圳山东商会;七组去了深圳证券交易所。
其它各组选择的地点也是侧重于金融、双创、政务服务等领域,许多热门地点在27日迎来了多个青岛学习小组。
实地调研中的不少细节,让青岛“学生”对深圳经验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当中,七组的故事记者特别想要分享:在华强北调研时,让七组的青岛干部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只用几分钟就能成交的上千万台人工智能设备交易,而是某座大厦中被投资公司租下的一间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里有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围坐在办公桌旁的年轻人,都是素不相识的创客,可以把这个办公室理解为“共享办公室”。每个创客以每月1000元的价格,从投资公司那里租赁一个工位创业,租金与周边相比并不算高。
但如果只是把这里理解为一个廉价拼租办公室,就大错特错了。简陋的办公环境背后是深圳市场化扶持双创的完整生态链。
这个廉价工位的租赁时间被约定为3个月,如果3个月内创客没能推销出自己或拿下订单,就会被“清退”。反之,如果3个月内市场反响很好,创客就会得到来自“房东”最高10万美元的投资,并搬到楼上更宽敞的空间办公;如果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创客还会得到更多融资,办公地点也会搬到条件更好的单间。
深圳给你发展的机会,也给你倒逼的压力。
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却蕴藏着细腻的市场化思维。深圳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这种完善的市场化体系功不可没。
10天的培训过半,青岛干部们收获满满。在记者看来,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很难通过单纯的授课来养成,更重要的是结合实践的思考。从青岛“学生”们的提问中,不难发现大家都是带着问题在听课、想着青岛在思考。等10天的培训结束后,他们就将走进深圳的大企业、中介机构、投资平台,开始为期3个月的实训,相信届时这10天的收获,会成为他们看懂深圳、体悟深圳的理论导航。
从记者在深圳的住处向外望去,能看到7座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楼,如果乘车穿越深圳,道路两侧也会频繁出现高耸的塔吊。深圳正在不断更新,它已经足够优秀,但它并没有止步。
青岛更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