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跌宕起伏的气温让人感觉简直是冬夏无缝隙切换,一周之内领略四季。不少网友都在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倒春寒吗?
青岛市气象台副台长王建林介绍,有人认为立春后天气还不暖和或者忽然变冷就是倒春寒,这是一种误区。在气象学上,倒春寒有着严格的定义。首先,要先入春,也就是说要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在这个基础上,发生“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才称为倒春寒。咱们岛城,在这次冷空气的打压下,气温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用数据来说话,周一下午两点,市区气温11.8℃,莱西气温16.1℃;周二的同一时刻,市区和莱西对应的气温分别为6.4℃和5.6℃,降幅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北部地区气温下降了10℃出头。不过,岛城的这次降温算不上是倒春寒,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迈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咱们连第一个条件都没达到,所以也就谈不上倒春寒了。除了带来气温的剧烈波动之外,本周的冷空气还给我国带来了大范围的降水。
本周二,全市迎来中雨局部大雨的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16.0毫米(中雨),其中市区10.5毫米,平度最多21.2毫米。自动站中有11个站出现了大雨量级,其中崂山区晓望最大29.7毫米。周三又降了小雨,降雨过后,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了44.4毫米,和常年同期相差不大。4月11日12时至4月12日06时,这期间岛城又下了一场雨,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0.3毫米,其中市区0.2毫米、崂山0.1毫米、城阳0.1毫米、黄岛1.4毫米、胶州0.1毫米。
针对4月9日的天气,青岛市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积极组织业务技术人员详细分析天气过程,评估天气过程增雨潜力,提前制定了增雨作业方案。9日早上5点50分,市人影办增雨飞机起飞。地面各区、市也同时开展了地面增雨作业43轮次,发射火箭弹63枚,发射炮弹76发,燃烧地面碘化银烟条10根,成功组织了一次空地结合人工增雨作业。
人工增雨并不是气象部门凭空造雨,而是天空中有适合开展作业的云团、有降雨的天气动力条件,气象部门通过各种手段把正好过境的降雨云团留住让它多下一些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云,是增不了雨的。
除了云之外,还需要降雨的天气动力条件。根据气象学的原理,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比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个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
飞机适合于针对层状可降水云系的连续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较大。火箭发射含催化剂的火箭弹到高空云中预定位置,催化剂被自动点燃,沿途燃烧,“线源播撒”随风扩散。高炮主要用于积云人工增雨或冰雹云防雹作业。地面燃烧炉常用于山区地形云的作业。除了飞机是播撒一个面以外,其他地面作业都是只影响到一个点,影响的面积较小。
这几场雨可谓是及时雨,对于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改善土壤墒情和生态环境,以及净化空气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降雨过后,岛城大田平均土壤相对湿度达到了84.1%,土壤表墒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市农田土壤墒情基本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