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过《藏獒》和《海底隧道》等畅销书的作家杨志军先生,今天(3月23日)下午在良友书坊举行了新书共读分享会。这一次,故事依然发生在辽阔的草原上,杨志军带大家走近《巴颜喀拉山的孩子》。
3个月写就的长篇
杨志军老师告诉记者,这本书从构思到成稿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听到这个记者是很惊讶的,因为很多作家创作一本书都会用几年的时间,那杨老师是如何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创作?
“最早的时候,我有个三万字的小中篇吧,故事发表后,出版社看到有很好的儿童因素,让我改编成儿童文学,并且给了我很长的写作意见。因为这本来是成人文学,我不想去采纳这个意见,后来想了想这个意见其实挺好,可以让我想到很多我没写过的东西,思维就很活跃。后来就干脆停下手头的其他创作,开始集中精力进行这本书的创作。那时候比较忙嘛,有时候用电脑写,坐飞机就用手机写,差不多三个月就完成了创作。”杨志军的这番话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清澈思想成就高境界佳作
杨志军老师告诉大家,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从《藏獒》开始的,虽然最初把它定位为成人文学,但是发现很多儿童在看,就应出版社的要求把它改编成了儿童版。当时的杨老师对儿童文学还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但是《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在创作之前他就有了很清楚的想法:这是写给孩子看的,要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儿童文学跟成人文学是不同的,儿童文学的创作首先你要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这是绝对的。你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考虑孩子的想法,就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尤其是这本书中,我用了第一人称‘我’,我的眼光、语言、思路就该跟孩子相符合。并且这不光是儿童的,还要注意,要以牧区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而不是城市儿童的。这是更加天真、质朴、憨厚的儿童思维。”杨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对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说,儿童没有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那么的世故,因此作家要具备一定的还原能力,用清澈的思想和情感去进行创作,追求儿童那没有被污染过的高境界。正是因为杨老师对儿童文学的这种认识,促使他创作出充满诗性的文学作品。
大写的“人”与敬畏的心
有读者认为《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讲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三方面的关系,但是杨老师说创作的过程是感性的,他不会去理性地思考要讲几方面的故事,可能他在创作中会想到很多的东西,这都基于文学带来的感知。
在谈到新书的创作特点时,杨老师告诉大家,首先它是依托于自然,并且这个自然是不断变化的,由美丽的原生态,变成后来的荒凉污染,最后回归美丽,这是故事发展的背景,甚至可以说不是人在主导故事,而是把人完全交付给自然,托显出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另一方面是书中表达的一种生态观,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是一致的,“只有自然生态良好,社会生态可能才会相应的变好,这是我的生态观的一种延续,对环境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描述”。杨老师希望告诉大家生态的话语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重要,这不光是成人需要有这样的认识,儿童更需要有,有一种对自然、雪山和动物的直接认识。
行不言之教
杨老师的作品中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刻的见解:“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很多生活习性生活方式都是依附于自然的,我想把人完完全全交给自然,这是第一点;另一方面是向大家讲述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的漫长过程,我想把时代的大变迁,把游牧文化的挽歌放在我的儿童文学背景下,挽歌就意味着告别,游牧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差别是非常大的。游牧文化的消失和城市文化的兴起这种文明的碰撞交融,是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第三点,我希望人是有精神指标的动物,可以一个人精神残缺,但不能整体缺失信仰,我想表达的是大写的‘人’,有着丰富滋养的人。”
杨老师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年,当他来到青岛定居后,从“低海拔”望向“高海拔”,文化会有自然而然的碰撞,他对藏区便也有更加深沉的敬畏与感恩。《巴颜喀拉山的孩子》是一本写给家长的儿童文学,杨老师想引导家长对孩子”行不言之教”,就像母狮子从来不会告诉幼崽它该如何做好一头狮子,而是以身作则的示范。家长也应该如此,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干净、纯洁的“大孩子”,让孩子看见自己该如何做人,如何成长,不论身处何地,都有一颗纯净的心。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叶明思 实习生南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