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山东大学文坛最耀眼的学生
臧老在山东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好功课外,就是向闻一多先生和他的诗学习。
学习着怎样想象,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个字。
他说,下一个字像下一个棋子一样,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用处,绝不能随便安置,敲好了它的声音,配好了它的颜色,审好了它的意义,给它找一个只有它才适宜的位置,安放好,安放牢,任谁看了只能赞叹却不能给它掉换。
他的创作兴致很高,每得一诗,便跑到闻先生的书斋中去找他,听闻先生指点诗的好处、缺点,哪个想象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与西洋著名诗人类似的诗人相比较,把认为好的诗句上画个红圈。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刚写好的《昨日之歌》去请教闻先生。
闻先生粗略地翻看了他的诗,在他内封面题字“在成熟的手腕下的产品”的“成熟”上加个“半”字,笑着说:“不,‘成熟’,应该改成‘半成熟’……”在这一次谈话以后,他把多年的诗稿大部分交给了“火”。
臧老沉浸在诗创作中,有时几近痴迷。
他说:“我拼命地写诗,追诗,我的生命就是诗。我真像东坡眼中的孟郊一样,成了天地间的一个‘诗囚’了。”
由于他的努力,相继发表了《难民》《忧患》《希望》《生活》《烙印》《不久有那么一天》《老马》《老哥哥》等许多诗篇。
1933年,他从所写的诗中精选了22首结集为《烙印》,在闻一多、王统照、王笑房诸先生指导资助下,自费出版。
闻先生为之作序,王统照先生还作了这本书的发行人。
卞之琳、李广田、邓广铭为《烙印》设计封面,跑印刷所等都费心出力,臧老一直感念至深。
《烙印》出版后,得到了闻一多、梁实秋、茅盾、老舍、韩侍桁诸多名家的肯定和赞扬,臧克家成为1933年诗坛引人注目的一颗新星,也可以说是山东大学最耀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