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十强选手同台交锋,现场拼口才、比反...
DIY起源于欧美,开始是为了省钱,后来衍生的内容包罗万象,逐...
10多个家庭来到位于黑龙江路与常宁路交接口的地铁大厦地铁站...
新闻-青岛网络电视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新闻 > 2013新闻专题 > 2013三民活动 > 相关资料 正文

网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2014-01-03 19:47来源:本站原创

 

  吕海峰 九三学社青岛社员青岛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高工

  关于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建议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这些问题的产生表面上看,有不利气候条件的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十八大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

  1.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在城镇化的建设中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此外,由于缺乏专业规划,导致部分城镇规划起点不高、特色不显著,而和当地特点结合不紧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不到位。

  2.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城镇化建设中,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3.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压力增大。一是土壤污染问题。农户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及农膜而产生环境污染风险。二是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情况加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组成成分日趋复杂,以往分散式的就地消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部分乡镇缺乏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和相应的污水处理站,污水直排现象任然存在。三是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导致水源污染和恶臭对环境影响较大。四是城市工业企业的污染转移现象仍然存在。某些落后和淘汰的生产项目,随着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要求,从沿海开放地区撤退,转战内陆地区,从中心城区向城镇转移。

  (二)主要建议

  1.努力提高城镇规划管理水平。一是制定规划,使住宅、工作场所、休养地、文化和社会设施尽可能布局更加合理。二是根据城镇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差别,对城镇布局、城市结构、功能分区进行设计,体现出城市特色。三是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治的水平。四是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实行公民和社会参与制度。

  2.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一是完善《环境保护法》,淡化污染防治色彩、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宗旨、增加有关生态保育与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明确环境保护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二是补充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农村环境保护评价法、农药使用环境污染法等,建立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推进生态城镇、城乡一体化环境管理进程。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地方特色,从污染防治、城区美化、综合整治等方面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起头并进,建立起覆盖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网和垃圾处理管理体系,有计划地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污水管网的投入建设。

  4.对企业的监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城镇产业定位,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工业园建设要有选择性,对引进的项目要进行综合考评,防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重复建设。

  5.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重视环境民主与公众参与,在环境立法中对公众参与的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等做出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

  6.提高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增加宣传,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加强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让环境保护法律观念在农民的心里扎根。

  

  答复意见:

  市环保局:

  (2013/12/24)尊敬的吕海峰:

  首先感谢您对市政府工作的关心和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您在青岛政务网《市民意见建议征集专栏》所提的关于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环保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开展了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的“五化”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明确排污管网化、垃圾无害化、气热集中化等“八化”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建立了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席会议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明确农村环保工作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和区市政府责任,以“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养殖业,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药技术,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全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建设宜居农村。

  我局结合自身职能,以生态创建为抓手,深化国家“以奖促治”政策,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依法组织镇级工业产业集聚区及时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专项环境执法检查行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厉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前全市64个镇(涉农办事处)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83个镇(涉农办事处)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2012年首批22个示范项目已完工18项,其中11个已完成项目验收,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1座,污水收集管网134公里,改造污水管渠23公里,建成10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组织开展了“大气、流域污染防治双月奋战活动”,报请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纲要(2013-2016年)》、《2013-2015年环胶州湾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青岛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等一大批政策性文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

  在公众环保宣传教育普及方面,我局组织全系统业务骨干成立了环保宣讲团,围绕我市环保工作重点和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四进”宣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市局宣讲团2013年度共组织开展宣讲活动26场,涉及六区三市企业280多家、群众4000余人次,普及了环保教育,提高了公众环保意识。另外,我局还围绕空气质量提升行动、流域综合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开展了集中宣传,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组织策划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全民积极参与、支持环保行动中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准。下一步我局将在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针对我市当前农村实际,提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引导,促进干部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关于" 三民活动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