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3 20:07来源:大众网
这样的领导,谁不爱?六天采访下来,笔者的感受是,青岛港的各级领导,无论上到经理,下到班组长,都能冲在最前面。这里的领导是为大伙儿服务的,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享受特权,领导和工人亲如一家,工人能体会到尊重,享受到尊严,这样的企业,怎能不迅速发展。
让工人有尊严,肯定与鼓励是另一个绝招。农民工乔伦通过自身的发明创造,开创了自己的系列品牌,大大的奖牌和沉甸甸的奖金,让笑容在他脸上绽放;工人家属贺志香,在保洁岗位上也能开创自己的品牌“志香美洁”;邵泽山,12年如一日的桥吊司机,荣誉等身,但并不希图“当官”……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在青岛港,无论是这些农门出来的普通人,还是刚走上岗位的大学生,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肯定,得到了鼓励,也得到了尊严,试问,还有怎样的企业,能让他们得到如此的归属感?如果员工对企业有了真情实感,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
通过六天的采访,笔者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产业工人可以不再是过去的形象,他们可以笑容如此灿烂——这一切,建立在企业善待员工的基础上,凡事领导冲在前面,并给予员 工足够的尊重。
其实,工人群体的要求并不高,赚钱养家,衣食无忧,在青岛港,这些要求被拔高了,工人们通过诚实劳动,也可以住进宽敞的商品房。在这里,工人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工人的梦实现了,企业的梦也跟着实现了,多一些这样的企业,当企业的梦想都实现了,中国梦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