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假期从2月7日至13日,也就是除夕到初六。
地铁来了!市民该如何乘坐地铁?市地铁办发布乘车“八步走”...
从15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的十强选手同台交锋,现场拼口才、比反...
新闻-青岛网络电视台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13青岛港典型报道 > 圆梦故事 正文

80后海港梦:码头上的大学生装卸工

2013-08-13 18:32来源:青岛新闻网

 

 

  从留学生到码头装卸工

  从大学留学生到纯体力码头装卸工,这样的跨度在外人眼里有些不可理解,但薛文强在这里干的踏踏实实,他说和外人想的正好相反,韩国两年的留学经历让他更懂得珍惜现在这份看起来并不光鲜的工作。

  薛文强目前在青岛港码头从事的工作是一线装卸工,他主要负责拆加固和桥板头。所谓拆加固就是集装箱上船后,为了货船在海上运行期间集装箱的稳定所做的加固工作,把十几米长甚至几十米长的铁杆加固集装箱上。一根长铁杆重则六七十斤,一晚上持续不停地干下来,整个肩膀胳膊都处于麻木状态。桥板头就是人工摘集装箱下面的锁垫,一个锁垫十几斤,每个集装箱下船后他都要把四个锁垫用手扳下来,集装箱要上船时,又得轮流每个都人工装上锁垫。有时一晚上能拆装1000多个锁垫。薛文强告诉记者,这两项工作都是纯体力重复性劳动,枯燥单调,刚开始从事这个工作时,每晚下了夜班全身没有任何感觉,回家躺到床上睡着根本醒不过来。

  如今,薛文强已经适应这份装卸工工作。  

 
 一家三口
  
 
和同学聚会(左一)

   代过课当过售票员始终没有找清方向

  2008年从韩国金泉大学毕业回国后,薛文强尝试过不少工作。先是在富春江路小学和太行山路小学当代课老师,教体育(薛文强从小就是体育生,校篮球队),每个月1000多的代课费,刚刚够吃喝。后来应聘到长途汽车站当了一名售票员,虽然工作单位是国企,工资待遇也不错,但薛文强一直希望像父亲一样,进青岛港。2011年3月份,这个机会来了,青岛港招聘一线装卸工,他报了名并顺利通过面试。

 
 
  
薛文强拍的韩国步行街

  虽然如今港口码头更新换代很快,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与多年前的码头工人相比,如今的码头工人已经鲜有肩扛背拉,但一线装卸工基本还是体力劳动居多。想把留学生和装卸工之间划等号,外人看来并不易。薛文强说,其实他不怕吃苦,韩国两年的生活学习经历让他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工作生活。 

 

 
韩国留学时期的薛文强

文章来源:青岛新闻网


关于"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