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试验面临几大挑战?

2012-06-20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四,“蛟龙”号载人舱是一个直径为2.1米的球体,其内部除了要容纳3位潜航员外,还需安装许多的仪器和设备。连续几个小时在“蛟龙”号密闭狭小的空间内,球舱外部是寒冷漆黑、神秘莫测的深海海底,对潜航员心理也是巨大考验。

  “蛟龙”号海上试验一直按照科学规律,由浅入深,从50米、300米、1000米,逐步过渡到3000米和5000米的深度,每一步都考核和检验载人潜水器在这个深度的性能。

  “几位潜航员也是由浅入深参加了每一深度的海底试验考验,相信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此次7000米深海的考验。”徐岂南说。

  徐岂南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此次选择的地点也是深度为7000-7100米深的海底相对平缓地带,此次“蛟龙”号下潜深度不会超过710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快下潜上浮速度是每分钟42米,预计从水面到达海底需要3小时左右,并将在海底停留3个小时,预计一次往返需要9-10个小时左右。

  徐岂南透露,根据设计,“蛟龙”号在海底正常工作时间是12小时,期间包括氧气的供应、二氧化碳的吸收等,但是根据安全保障的需要,可维持潜航员72个小时的水下生存,最大可提供84小时需要的生命能量补充。

  “蛟龙”号下潜地点位于全球最深的海沟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处于密克罗尼西亚专属经济区内。据介绍,自2011年8月“蛟龙”号成功完成5000米级海试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完成了“蛟龙”号的维护维修、技术改进与水池试验等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其作业性能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同时,“向阳红09”试验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统也进行了适用性改造和维护检修,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