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头盔”解决大“难题”

2025-11-24 19:05 来源:爱青岛

QMG青岛广电11月24日讯  在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04工区琅双区间TBM掘进施工中,有一位名字与创新和安全紧密相连的班组长——邓贤富。

高处焊接,不仅是技术与体力的双重考验,更是对安全防护的严苛要求。班组里的电焊工喻全洪,就遇到这个难题。传统手持面罩在操作时极为不便,影响焊接精准度;而用布遮挡虽能暂时解决视线问题,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让喻全洪倍感困扰。

邓贤富,这位心细如发的班组长,将工友的难题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次下班路上,与骑电动车的工友擦肩而过,电瓶车头盔如同一束光,瞬间点亮了他创新的灵感火花。“焊工面罩要是能这样固定,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他兴奋不已,立刻找到班组两进人员司玉迪商议。司玉迪听后,毫不犹豫地拍板支持:“这想法太好了,咱们赶紧试试!”

说干就干,两人连夜行动,利用旧安全帽开开始改装。然而,创新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测试,面罩翻动不灵活,如同卡壳的机器;第二次,重量偏大,容易让操作人员失去平衡。但邓贤富没有丝毫气馁,在工区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反复调整铰链位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几天的努力,“可翻动式安全帽面罩”成功制作出来。

试用当天,喻全洪赞不绝口:“手解放了,焊得更稳!”在高处焊接时,面罩一翻即用,再也不用冒险用布遮挡,安全高效,焊接返工率下降30%,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这项创新成果虽然不是什么前沿科技,却是班组建设“小发明、大效益”生动实践。

邓贤富的成长,正是青岛地铁班组建设注重个人能力提升和价值实现的生动缩影。当邓贤富从操作手晋升为班组长后,他肩上的责任愈发重大,但这份责任也成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日常工作中,他深入学习“五小创新”的各项文件及典型案例,鼓励班组成员积极提出创新想法,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里涌现出许多像“可翻动式安全帽面罩”这样的小发明、小创造,为工程建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

在邓贤富的带领下,6号线二期琅双区间TBM掘进红旗班组正以昂扬的姿态,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每一位青岛地铁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实践,点亮安全之光,驱动高效之轮,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