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暖的力量在悄然生长。
2020年,秉承“自然自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肯德基推出“食物驿站”公益项目,将未售完且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群体,减少食物浪费,弘扬文明风尚,传递城市温暖。五年来,肯德基食物驿站覆盖全国180余座城市,打造约1100家食物驿站,实现了“五年千店”的跨越式发展,构建起“减少浪费、社区关爱、低碳环保”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公益模式。在山东,31家肯德基食物驿站不仅为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支持,也发生着许多温暖的故事。

图|肯德基食物驿站
珍惜自然资源,倡导食尽其用
一份余量食物,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人相遇,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送完最后一单餐,回家路过青岛肯德基苏宁广场餐厅,赵大哥习惯性去餐厅门口的食物驿站看一眼,如果还有余量食物,就拿上一包,有时是鸡块,有时是鸡翅,有时是油条。回家把鸡块放进微波炉一热,再煮上碗面条,就是简单满足的一餐。每周,他都会“光顾”肯德基食物驿站两三次。对他来说,深夜归家,一份快速加热便可食用的餐食,抚慰了一天的疲惫,还节省了花销,是件很自在的事情。

图|外卖员赵大哥领取肯德基余量食物

图|外卖员赵大哥使用肯德基余量食物二创的晚餐
余量食物,滋养邻里温情
在肯德基食物驿站淄博中心店,每天,茜茜和门店的伙伴们都悉心收集餐厅余量食物,及时冷冻储存,认真标注食用日期,再将打包好的余量食物放入食物驿站冰箱,等待着一份份余量食物与需要它的人们产生“温暖的相遇”。有时,是面露拘谨又朴素可亲的环卫工人;有时,是匆匆忙忙的外卖员和快递员;有时,是社区叔叔阿姨遛着弯结伴而来。看着一份份余量食物被领取,茜茜心里充满了践行公益的幸福感,也更坚定了践行节粮爱粮的责任感。时间久了,茜茜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非凡。

图|茜茜整理食物驿站冰箱里的余量食物
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茜茜经常给予许多人温暖的关怀。连续几天,她总能看到一位年轻女孩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是亮着屏幕的电脑和一小沓被反复翻阅的简历。那天下午她来到食物驿站冰箱前张望着,茜茜走近轻声问候,女孩拿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余量食物。简单交流中,茜茜才知道她刚大学毕业,投出的简历如石沉大海,电话那头是母亲一次次催她回家的声音,口袋里的生活费也所剩无几——可她仍想再坚持一下,为自己的梦想再拼一把。茜茜静静听完,为她倒了一杯热水,也悄悄递上一张手写的字条。纸条上是茜茜一笔一画写下的鼓励:“你的笑容很甜,加油呀!”

图|女孩领取的余量食物和茜茜手写的鼓励纸条
女孩接过纸条,眼眶微微发热。那一刻,来自食物驿站的余量食物,与这张不期而遇的纸条,仿佛成了这座城市给予她的无声拥抱。原来在努力前行的路上,善意从未离开,它正以温柔的方式,陪伴每一个不曾放弃的人。

图|茜茜和领取余量食物的社区居民们
肯德基食物驿站不止是简单的食物流转,而是将余量食物,重新定义为蕴含温暖与关怀的社区资源,在延展食物价值、珍惜粮食的同时,将一份份真挚的关怀传递到更多人心中,让这份始于食物分享、终于心灵相通的涓涓善意,持续流淌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滋养着邻里守望的温情。
随手公益,弘扬文明新风
在青岛,于阿姨偶尔会到小区门口的肯德基食物驿站领取余量食物。她热衷“爆改”美食,一份余量食物炸鸡,经过热油爆炒,变成麻辣鲜香的干煸辣子鸡块。她还会拍照发到小区微信群,鼓励有需要的邻居前去领取余量食物,号召大家一起以点滴行动践行节约理念。

图|于阿姨正在为余量食物制作的美食拍照

图|于阿姨和老伴品尝用余量食物做的干煸辣子鸡块
一直以来,肯德基以餐厅为社区轴心,将关怀辐射至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让公益变得触手可及、温暖可感。无论是领取一份余量食物,还是在社群中分享公益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肯德基食物驿站在居民们的口口相传、日常实践中,如同一粒种子,让节约理念在社区土壤中生根发芽、深入人心,推动爱粮节粮的文明行为在社区蔚然成风,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多彩活动,传递公益温度
公益,有时不在于宏大的叙事,更在于对每一个个体产生的细微而真实的改变。为增强公众节约粮食意识,山东肯德基多次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等关键节点,联动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等单位举办反食品浪费公益活动,组织多场寓教于乐的节粮科普活动,传递珍惜资源、关爱社区的价值导向,在社区营造节粮爱粮的浓厚氛围,构建和谐互助的社区生态。


图|2025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粮食日,山东肯德基在各地举办食物驿站公益活动
以食物驿站为代表的绿色实践,已成为肯德基“自然自在”环保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按需生产、减少包装、节能降耗及优化废弃物管理,肯德基在各环节践行可持续理念。在“随手公益、注重实效、长期主义、多元发展”的公益内核指导下,肯德基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在日常生活中携手消费者与行业伙伴,守护绿色地球,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