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11月5日讯 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重庆大剧院举行,15部“文华剧目奖“获奖剧目同步揭晓。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参评,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青岛演艺集团联合出品,青岛市话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烟火人间》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原文华大奖)。这是中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也是青岛市话剧院建院以来首次获得的最高殊荣。


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动巴山蜀水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坚持“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原则,集中展示一批文艺精品创作与艺术发展成果,推动线上线下联动、演出演播并举,实现“观百部大戏、赏千件展品、汇万众活力”。

本次艺术节,全国共有55部作品进入文华奖终评。话剧《烟火人间》从全国参评的428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收获殊荣,成为今年山东省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作品,这不仅是对《烟火人间》思想性、艺术性、表现力的认可,更充分展现了我市在舞台艺术创作领域的雄厚实力与探索精神。

《烟火人间》从青岛老里院的居民生活出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市井风貌。炊烟升腾、邻里相依的院落,映照着一个时代普通人相互扶持、彼此守望的精神气象。它没有夸张的冲突,没有高声的宣叙,却在点滴之间呈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善意、温度与坚韧。这部戏以平凡生活中的真情,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进步,让观众在笑泪交织的故事中,感受到“人心向暖”的力量。
在阵容方面,《烟火人间》汇聚了国内多位重量级主创,一级编剧廉海平执笔,一级导演黄港担任总导演,一级舞美设计金卅、周正平联合呈现,青年作曲家任安、明家歆加盟助阵,同时集结了青岛市话剧院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该剧于10月21、22日晚在重庆涪陵大剧院演出,由艺术节组委会组织线上同步直播,文艺中国、中国文化报、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联合展播,两小时云端观演量逾百万人次,留言点赞不断,获得广泛好评。
闭幕式上,《烟火人间》剧组与《生命册》《北上》等作品共同参与《倾诉——我想对你说》节目表演。当舞台上那句“咱们向阳院,烟火气儿浓啊!”响起,全场掌声雷动,那一刻不仅是作品的致敬,更是对中国现实主义舞台精神的礼赞。“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所有热爱话剧、坚守创作的同仁,也属于观众。它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能量和底气。”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代表《烟火人间》登台领奖,动情地表示这部戏自诞生以来,始终伴随着老百姓的掌声与好评,它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烟火人间》在一次次修改打磨中成形,也在舞台与观众的对话中愈发鲜活。它的成功,凝聚了剧院上下两年的心血与付出,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指导关怀。明年是青岛市话剧院建院七十周年,这份荣誉是全体创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晶,是今天年轻的青话人献给剧院七十岁生日的一份厚礼,也是一份庄重的艺术答卷。“它承载着历史的回响,也寄托着对未来的信念——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扎根生活、服务人民,攀登艺术新高峰。”
在得知作品获奖,总导演黄港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恩。“我们创作的初心是贴近生活、关注普通人的故事。观众在剧场里看到自己父辈的身影,感受到曾经的生活,那个年代的真情与坚韧。这份共鸣让我们更加坚定,艺术的根必须深植于生活的土壤。我们要继续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戏,让戏剧真正走进人民的心里。”
编剧廉海平在回顾创作历程时表示,从实景到舞台,《烟火人间》经历了无数次修改打磨,希望这部戏可以唤起观众的记忆,让人们从往昔的生活中重新感受到温情与力量。戏剧不仅是回忆,更是对当下的关照,它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感谢所有为这部作品付出的演职员,也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更感谢观众给予的真诚回应。”
《烟火人间》的获奖,不仅是对一部作品的褒奖,更是对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再次肯定。它以生活为底色,以人民为中心,以真情为根基,让人们看到:当艺术深扎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有最恒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那棵在舞台上结满红柿的树,如今已在文华奖的舞台上再次“结果”。它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也生长在人们的心中,正如剧中那句温暖的台词——“柿柿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