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城镇集中供热典型经验做法》,推广各市提前谋划、科学部署、闭环落实,在供暖季前有序开展供暖准备工作的典型做法。其中,包括《临沂市扎实开展供热“冬病夏治”工作》。
近年来,临沂市聚焦“冬病夏治”,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上个采暖季供热诉求同比下降85%。今年以来,临沂市认真贯彻省、市部署要求,将停暖之日作为修暖之时,全面启动“冬病夏治”工作,累计投资约8.47亿元,实施热源建设、检修维护、智慧供热等804个项目,影响供热的堵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一、加快热源和管网建设改造。实施热源项目3个,其中恒新电厂新建热电联产机组、国能费县电厂首站扩能已完工,阳光热力技改扩能项目预计10月底投运,采暖季新增供热能力1400万平方米。全市计划新建清洁取暖设施170万平方米,完成190万平方米;全市计划新建供热管网10公里,完成15公里。
二、加强供热设施检修。组织热源企业深入开展机组、锅炉等热源设备维护,对汽轮机、发电机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目前,全市18个热源检修项目全部完成。组织供热企业对供热首站、主管网等设施进行巡检,更换补偿器、阀门等,保障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全市48个管网检修项目已全部完工。
三、全面整治重点小区。全市累计排查整治问题集中小区608个。建立台账、分析问题、分类施策,对换热站进行清洗除污,更换循环泵、板换;改造老旧庭院管网,更换楼前阀、单元阀;更换楼内老旧立管、入户端锁闭阀,解决设施短板问题。
四、积极推进智慧供热建设。推进二网平衡改造,选取31个小区进行试点,加装二网支线阀、更换单元阀,解决用户冷热不均问题。加装室温采集装置,全市累计加装1.3万台,实时监测室温变化,为精准调控和效果评价提供支撑。升级供热信息化平台,实现热源、首站、换热站及用户室温的全方位监控,汇聚运行关键数据,实现智能分析调度。
五、提前做好供热准备工作。深度融合“四位一体”服务机制与网格化治理,依托社区党组织、网格员、供热企业及物业企业构建起协同联动的服务体系,前移服务关口,主动走访排查隐患、开展供热宣传,提升供热服务质效。在运行保障方面,已完成全市供热系统注水打压,并启动了冷态运行,中心城区计划11月1日热态运行、县城计划提前5天热态运行,确保供热系统处于良好待运状态。加强煤炭储备,目前全市已储煤68.5万吨,平均可用30天。组织开展全市供热应急演练,模拟高温管网泄漏抢修等场景,提升供热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强行业监督。市政府分管同志先后7次现场调研、召开会议,督导“冬病夏治”进度。市住建局靠上抓落实,统筹运用现场检查和调度、督办等方式,召开现场推进会3次,下发督办单8件,发布宣传视频5期,扎实推进供热问题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