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孔子2576岁了,为何还是顶流?

2025-09-28 19:16 来源:大众新闻

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以“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7日—28日举行。

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华人华侨、海外青年汉学家等,慕孔子之名而来,从孔子思想中探寻“和合”发展之道。

历经千年,孔子思想为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和而不同”理念,蕴含和谐发展智慧。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诸侯国之间争斗激烈,社会秩序处于崩溃边缘。然而,孔子用他深邃的洞察力提出了“仁”“义”“礼”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石。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道德法度,并以“礼之用,和为贵”的阐述,把“和合”思想提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其后人子思则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将“和合”思想蕴含的和顺、和畅、和美等意义指向由人类推及整个宇宙自然。

孔子“和合”理念影响深远。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和”即调和、和谐,“合”即联合、融合。各要素相互依存、和谐共处达到一种“和合”的状态,进而可以共同生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共生”。

“和合共生”彰显着独特的中国式气质底蕴、思维方式与传承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追求,其蕴含的和谐发展智慧也为世界发展提供理念支撑。

回答“世界之问”,需要“和合”理念。

孔子思想推崇 “四海之内皆兄弟”,既坚守 “天下为公” 的理想,也尊重 “殊途同归” 的差异。这一“和合”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代,更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即便在当今社会,仍然能为解决问题提供灵感。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国际冲突、文明摩擦频仍,世界该向何处去?人类应怎么办?一系列“世界之问”,都可以从“和合”理念中找寻解决方案。

“和合共生”,是人文基础,是人文追求;是求大同,是行大道。这一理念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人们在全球挑战下探寻文明交流互鉴,用仁礼之道帮世界讲和,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也能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如今,孔子的“和合”思想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反对“单边主义”“利己主义”,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基石,能更好弘扬人类的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节搭桥,更多人问道尼山。

孔子的思想,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人类提供着无尽的启示和智慧。作为孔子的诞生之地,曲阜尼山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人类文明对话的精神原乡,吸引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问道。

自1984年以“孔子诞辰故里游”为起点,国际孔子文化节历经40多年的传承发展,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搭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享誉全球、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典。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古老的儒家智慧为人类发展提供指引。

尼山不语,自有千言。从孔子故里出发,“和合”之声传世界。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