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曰”到Confucius says,东方圣贤因何收获全球“朋友圈”?

2025-09-26 14:29 来源:闪电新闻

 

外国人眼中的孔子长啥样?1687年,一位头戴儒冠、手持象笏的儒者形象,出现在传教士们编译的著作——《中国哲学家孔子》中。这是孔子在西方世界的“形象首秀”。

当博学多才的东方圣人,遇上轰轰烈烈的西方启蒙运动,贤哲化身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守护神”,推动着欧洲大地的思想解放。伏尔泰称他为“理性之友 狂热之敌”,并将孔子画像挂于书房,朝夕朝拜;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对孔子高度评价,称“一部《论语》可打倒希腊七贤……”

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也同样感受到了这股东方智慧之风。从视他为“哲学中的华盛顿”的思想家爱默生,到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上矗立起的孔子雕像,再到20世纪美国掀起的“子曰”热潮,孔夫子的话,正越来越国际化。

两千多年前,他生于东方,划破万古长夜;两千多年后,他的智慧闪耀全球,辉映着人类文明。联合国大厦悬挂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律,《论语》被译为30多种语言,这位东方巨匠的思想已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