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9月15日讯 9月14日,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季收官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在青岛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承办,山东航海学会协办。
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出席活动并做讲座《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弘扬水运文明 建设航运强国》。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工会主席张善民致辞。航海科普大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胡亚安,董家口海事局四级高级主办马桂山作科普讲座。活动由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主持,中国航海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莫鉴辉对科普季活动进行总结。来自中国航海学会、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相关领导及师生200余人参加活动。
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季活动以“扬帆向未来,筑梦探新篇”为主题,于7月中国航海日活动期间在海南博鳌启动,9月全国科普月收官。中国航海学会组织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航海科普大使及广大科普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基地开放日活动80余场、科普讲座55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累计近15万人次。同时通过科普中国APP、中国航海学会官方平台和媒体平台,刊发科普文章,制作发布短视频和公益广告,开展线上直播,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普及航海知识,传播航海文化,在线阅读、观看人次累计近千万。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致辞
何建中指出,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主题是“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强调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活力。此时举办全国航海科普季收官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航海学会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践行科普兴会的职责使命,通过拓展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推选航海科普大使、开展航海特色系列科普活动,扎根历史,筑牢文化自信,为培育壮大航海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为推动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创新文化土壤。通过科普,讲好中国航海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航海,了解海洋,热爱航海,热爱海洋。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致辞
王崇江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航海事业关乎国家战略布局与长远发展。科普工作是夯实全民科学素养、凝聚社会共识的关键环节。青岛市科协始终立足职责,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打造青岛海洋科普之城,致力于搭建海洋科普平台,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打开认识海洋、探索航海的窗口。未来,青岛市科协愿与各方携手,持续深化合作,拓展科普覆盖面,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共同推动航海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工会主席张善民致辞
张善民表示,中远海运集团始终将推动航海科普事业发展视为企业的重要使命。作为今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中远海运集团举办了“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首届中远海运杯水手结大赛、中国航海博物馆博鳌数字馆开馆等系列科普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当前,中远海运集团正在主动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确立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愿景,布局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个新赛道,大力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实现从“航运大国、海洋大国”到“航运强国、海洋强国”的跨越。中远海运集团将持续加强与各方合作,引领航运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同时做好航海科普和文化传承,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履行好全球最大综合性航运企业的社会责任。
活动中,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重点围绕中国水运发展中关于港口和运河的概念、溯源、发展历程等做了深入阐述。航海科普大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胡亚安介绍了升船机这一大国重器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突破。董家口海事局四级高级主办马桂山介绍了海权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生动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演讲并进行了旗语表演。
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作科普讲座
航海科普大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胡亚安作科普讲座
董家口海事局四级高级主办马桂山作科普讲座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演讲
旗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