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薛家岛街道韶山路社区开展“家园焕新”公共资源规范提升行动,旨在彻底解决小区公共区域被侵占、设施老旧等长期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被遗忘的角落重焕生机,将社区的“边角料”变成了居民的“幸福园”。
摸底数、建台账,公共资源“云”上安家
社区党委牵头组建由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党员代表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辖区内所有的公共用房、停车位、广告位、绿地等资源进行“地毯式”摸底排查。工作组为每一项资源都建立了清晰的电子台账,明细表在社区公告栏和线上微信群同步公示,接受全体居民的监督,让公共资源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清顽疾、促共治,腾退空间“益”于民
以碧桂园翡翠湾小区为例,排查中发现被私自占用的公共区域,工作组并未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式清理,而是秉承“宣传劝导先行,依法清理保障”的柔性原则。社区工作人员与党员志愿者上门耐心沟通,解读法规,讲述公共空间对社区品质的重要性,赢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截至目前,已成功恢复被占用的公共空间,昔日杂物堆积的楼道大堂变得宽敞明亮,私垦的绿地恢复了整洁。同时收回被物业代管的公共收益存入监管账户,资金专项用于小区大门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直接回应了居民对提升安全感的迫切需求。
订公约、谋长效,邻里家园“智”理共享
为避免问题回潮,实现长效管理,着力在“管好”和“用好”上下功夫,社区正引导居民共同商议制定《韶山路社区公共资源管理公约》,并计划成立由居民组成的“公共资源监督小组”,让治理成果得以固化。目前,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被广泛应用,各类活动丰富,居民可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途径查看并预约空间使用,具体流程清晰简便,确保了资源分配的有序与公平,让公共资源的利用变得规范而透明。
“过去楼栋大堂总是被杂物堵塞,现在变得宽敞整洁,还添置了休息座椅,感觉小区品质提升了不少。”住在碧桂园小区三号楼的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邻居的心声。
韶山路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此次行动是社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尝试,既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居住环境,又激活了社区资源价值。从混乱到有序,从闲置到共享,薛家岛街道韶山路社区的这次探索,不仅盘活了社区的物理空间,更激活了居民的共建共治热情,为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