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8月29日讯 8月29日,正值中国传统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市北区政协委员、市级黄氏齐绣非遗传承人、市级首席技师、青岛工匠黄凤将其精心创作的齐绣作品《红船精神》捐献给青岛市档案馆。
齐绣,是鲁绣的分支,主要活跃在胶东半岛,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便以 “冠带衣履天下”享誉四方。传统的齐绣配色清新雅致,以蓝紫为主色调,绣工细腻、形象鲜活。
从小受家中老人耳濡目染的熏陶,黄凤自幼便喜欢刺绣。在学习传承过程中,她将齐绣技艺与苏湘粤蜀“四大名绣”的特色进行融合,并加入现代的针法和色彩,逐渐开发出独具青岛风格的齐绣作品,让色彩多变的蚕丝线在针线穿引间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此次捐献的《红船精神》,是黄凤的心血之作。“参观南湖博物馆时,红船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当即决定用齐绣定格这份精神,让红色故事通过针线‘活’起来”。 黄凤介绍,作品创作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仅湖水便用几十种蓝色丝线,以交叉针法、小三角乱针层层绣制,让红船的庄重与湖水的灵动跃然丝帛,兼具油画般的立体感与动态美。黄凤表示,捐献《红船精神》,既是希望以非遗技艺为城市留存红色文化记忆,更想通过这件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齐绣、爱上非遗。
青岛市档案馆收藏《红船精神》,将通过展览、研学等形式,让市民感受非遗之美,在推动非遗保护中讲好青岛故事。
(爱青岛记者王瑶 摄影 纪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