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8月22日讯 岛城的公交站牌数以千计、形式多样,这其中“龙门式”站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数量众多。囿于其结构特点,传统龙门式站牌的更新、维护相对费时费力。
近几年,随着岛城“大交通”线网的逐步打造成型,岛城公交线路、公交站点有较多调整,公交站牌也随之需要及时更新信息、修整维护。
传统龙门式站牌在更新维护时,需要将站牌上的玻璃面板整体拆卸,然后拆下粘贴站牌的站牌底板,将新的站牌重新粘上去并擦拭干净,安装好后再重新固定玻璃面板,传统模式的维护效率相对较低,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
传统模式下龙门式站牌更换需要3-4人共同完成
针对这一站牌维护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城运汽车服务集团职工郭长胜和同事积极发挥技术能动性,大胆对龙门站牌结构和维护流程进行结构、流程创新。试制团队在经过反复论证及多次构型试验后,成功加工制作了“侧开门”式龙门站牌。
工艺创新带头人郭长胜测量、试制
新型龙门站牌在框架侧面安装了侧操作门,安装固定公交站牌的底板可以通过滑槽从侧门抽拉出来,免除了传统模式下,需要拆装玻璃取放底板的繁琐步骤。底板上也安装卡槽,公交站牌固定方式由传统的底板粘贴改为卡槽抽拉固定,这一结构变化直接改变了龙门式站牌的维护模式:由原先“大开大合”的整体拆卸,变更为开门操作模式,效率大幅提升。原先更新维护整体流程需要2-3名技工配合操作,平均每个站牌更新维护用时约在30~45分钟左右;现在只需1~2位技工用时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这项工艺革新大幅提升了龙门公交站牌的维护效率,节省的操作时间和人力可以用来维护更多的公交站牌,有力保障了公交站点、站牌及时更新维护的要求,同时快速更新维护站牌,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因长时间拆卸操作给市民乘车带来的不便,目前该新式龙门公交站牌已在包括“汽车东站站”“海泊桥站”等5个公交站点安装应用。
新式龙门站牌在“海泊桥”站安装
“小创新、大创效”,龙门式站牌的工艺创新创效,显著提升了站牌服务部门的工作效能、助力站牌信息更新更及时高效,便利市民出行。这一改进也有效支持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为公交站牌后续智能化改造预留了更便捷的接口,为构建智慧公交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