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见“青岛制造”!青岛品牌日本周启幕→

2025-07-14 20:30 来源:爱青岛
 

7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的筹备情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金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改造与投资处处长佟建渤,崂山区数字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冯晓梅,城阳区信息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慧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品牌工作的战略部署,推动品牌赋能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根据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设立青岛品牌日的决定,2025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将于7月17日至21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活动将结合工信部关于推进“中国制造”品牌建设有关工作部署,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集中展示青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势能,营造以先进技术驱动、卓越品质支撑、匠心文化铸魂的品牌建设良好氛围,赋能青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面,就本届活动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基本情况

 

2025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承办。其中,“中国制造”品牌培育推广系列活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实施。

 

活动在延续历届青岛品牌日“城市与品牌共成长”主题的同时,以“质臻品牌·焕新赋能·热AI青岛”为年度主题,着力构建1个品牌日主场活动+5个主题活动+N个品牌曝光的活动矩阵,主要包括城市巡礼、实战研讨、品牌展示、品牌调研、品牌之夜、品牌共创等6大活动板块。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聚力讲好“中国制造”品牌建设青岛实践故事,深度展示青岛品牌建设成果,着力凸显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品牌成长和质量提升的强劲动能。

 

主要特色

 

始终秉持“届届精进、品质攀新”的办会理念,推动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品牌发展新生态。本届青岛品牌日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为核心主线,将全面统筹“政、产、学、研、民、媒”等全方位要素资源,广泛集聚高层次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品牌建设先锋等多元智慧力量,创新打造青岛品牌沉浸式体验矩阵与AI技术应用示范场景,通过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全民深度参与、全域协同联动,持续擦亮“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切实提升青岛制造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影响力。

 

本届品牌日活动主要特色有:

 

活动举办规格更高

 

本届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将城市品牌IP活动与“中国制造”品牌培育推广系列活动深度互嵌。将以会为媒,集中开展品牌建设成果推广、品牌风采展示与体验等系列配套活动,全方位展现青岛制造的品牌实力与创新活力。
发布“品牌建设成果”,彰显城市品牌发展竞争力。系统梳理我市品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质量体系建设、品牌价值提升等关键领域的典型经验与成就,“绘制”青岛品牌发展的产业分布、创新活力与竞争力图谱,清晰呈现青岛品牌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驱作用。
举办“质臻风采展”,构建立体化展播矩阵。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知名品牌企业,通过展板+实物等形式,融合VR/AR等数字技术,开展青岛制造业品牌故事展播,立体化展现青岛品牌在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体系升级、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开展“品牌实践专题报道”,实现系统化品牌传播。以放大“青岛制造”品牌全国声量为发力点,围绕青岛品牌建设优秀成果和典型经验,联合各级媒体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多维度提炼品牌建设“青岛样板”经验,丰富“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内涵,切实提升青岛品牌的辨识度与影响力。

 

资源聚合能力更强

 

本届活动将深度汇聚多方要素资源,搭建“产业协作、行业交流、专家智库”三大核心平台,形成多维度、全链条的品牌建设赋能体系。

 

成立制造业品牌发展联盟,搭建产业协作平台。将整合品牌培育发展要素,建立完善重点企业、平台机构、高校院所等合作共建机制,广泛吸纳产业链相关联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单位参与,强化产业配套协作,形成品牌创新与产业协作的发展生态。

 

开展领军企业经验分享,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在青岛品牌日主场活动中,将邀请最具价值品牌全国百强企业讲述品牌成长故事。届时,海尔、青岛啤酒、海信、卡奥斯、双星等青岛领军企业,将深度解码品牌成长路径与成功实践,助力“青岛制造”品牌能级跃升。

 

解读品牌前沿发展趋势,搭建专家智库平台。将举办品牌建设实战研讨活动,邀请知名经济学家、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人才培育等专业化指导,打造“国家战略指引—城市实践探索—企业创新落地”的专家智库平台。

 

消费拉动作用更足

 

本届活动将通过消费场景创新、文旅场景融合、全民互动参与等方式,以品牌促消费、以消费强产业,实现消费潜力与品牌价值双向提升。

 

打造“品牌之夜”嘉年华,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本届品牌日将于7月17日至21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前广场举办主题为“质臻品牌·秀出青岛范儿”的品牌之夜活动,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企业自主创意”的协作模式,深度融合国家补贴政策与企业让利机制,开展新品发布、品牌展演等特色活动。本次“品牌之夜”活动还将强化全域联动,全景呈现各区市品牌发展成果。如:崂山区将开展“智汇崂山,品见未来”活动,重点推介区域内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产业标志性品牌;城阳区将开展“食在青岛,味在城阳”专场活动,展示食品产业特色优势。通过政企协同发力,充分挖掘市民游客消费潜力。

 

创新融合文旅场景,塑造品牌消费新体验。立足青岛工业基因、海洋特色,以浮山湾53栋高层楼宇为载体,打造光影交织的“青岛品牌长廊”,构建“智能制造示范”“特色文旅体验”“多元互动打卡”三大场景空间,推动市民游客从“看秀”向“体验”,从“围观”向“消费”的转化。

 

升级全民交互模式,打造品牌共创新模式。设置“AI预言瓶”和“拍报机”城市互动项目,开展“我为品牌日代言”活动,市民游客可参与共创城市主题电子明信片、生成《品牌日报》专属纪念品,让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成果从“可知”向“可触”“可分享”延伸,为夏日文旅经济注入强劲品牌动能。

 

品牌代表着城市的实力和形象。青岛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开创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道路。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发力品牌建设,以科技创新夯实“品牌之都”发展底座,以质量提升塑强品牌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企业争创品牌、政府支持品牌、全民关注品牌”的发展生态。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Q1

中广中文网记者:今年品牌日的主题是“质臻品牌·焕新赋能·热AI青岛”,请问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品牌建设的影响?

佟建渤: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对于品牌经济格局以及产业发展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人工智能列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产业,制定了《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力实施算力设施“强基”、算法模型“铸魂”、数据要素“提质”、核心产业“固链”、创新平台“领航”、产业生态“聚力”、场景应用“赋能”等7大行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和品牌建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一方面,青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应用场景、算力基础等优势和特色,完善创新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目前,青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以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主承载区,光谷软件园、元宇宙产业创新园等为特色承载区的“一核多点”发展格局,获评首批全省数字产业集群、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集群拥有国家级创新载体10个,获批建设“工业大脑”和“超大规模混合算力海洋”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组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中心入选工信部首批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中试平台。创新奇智在“AI+制造”工业质检领域市场份额居全国首位,极视角建成国内最大的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生态社区。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赋能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加速产品进化、提高传播声量,越来越多青岛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迸发出新的活力,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例如,海尔发布了搭载“AI之眼”的智能家居产品,基于HomeGPT大模型基座,融合了AI视觉识别、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技术,让家电变得更聪明;基于“星海大模型”的海信AI电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深层的意图和需求,为用户提供智能交互与服务;赛轮发布的全球首个橡胶轮胎行业大语言模型——赛轮橡链云聊,为产品研发、制造工艺、市场营销等方面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今年的品牌日系列活动中,我们也设置了很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环节。比如在质臻品牌培育实战研讨活动中,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将围绕数字化如何赋能制造业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国际竞争力等话题展开交流碰撞;在品牌成果展上,我们将运用前沿技术和场景,展示青岛品牌在人工智能的创新实践,彰显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果。此外,还将在户外设置可供市民游客参与的AI智能互动区,市民游客可通过语音交互、AI生成等技术,体验“人工智能+文旅”的魅力。

 

Q2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在品牌建设方面,崂山区做了哪些工作?本次崂山区的“品牌之夜”专场有哪些亮点?

冯晓梅:近年来崂山区在品牌培育方面成果显著,品牌矩阵持续扩容。先后培育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中国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中国高端电缆第一品牌——汉缆等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行业首个突破千亿的品牌,连续6年位居国家级“双跨”平台首位;全区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23件;2024年,崂山区12个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占全市上榜总数的50%,数量位居全省区县第一;累计入选好品山东企业18家,数量领跑全市,新增数量占全市一半以上;28家企业入选2024年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名单,数量全市第一。

 

在质量引领和企业培育方面,崂山区也始终保持走在前的姿态。2025年6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通报,崂山区在全省136个县(市、区)脱颖而出,成功获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县”;连续六年取得青岛市质量工作评议A级等次;虚拟现实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区县级项目入选全省首批试点,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别质量奖15个;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未来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10套技术装备获省级首台套认定,创历年之最,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在近期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中,青岛企业占6席,其中5家位于崂山区;上半年新申报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本次崂山区的“品牌之夜”将文化娱乐和品牌发布深度结合,重点围绕崂山区标志性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产业品牌,发布和推介有代表性的企业产品,让广大市民朋友能够近距离体验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新惊喜。同时,我们将为10月份召开的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进行预热,近期将先行举办2025“元梦山海”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赛,今年的大会将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聚焦创新应用、产业集聚、项目落地、以会促产,系统开展招商推介、技术研讨、场景对接等系列活动,持续赋能青岛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Q3

鲁网记者:近年来,城阳区在食品产业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请问城阳区在打造食品产业品牌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刘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全区创新型产业体系提质发展,强化政策宣贯落实,深化靠前服务指导,着力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加快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食品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成效,形成了“一杯咖啡、一袋坚果、一份甜品”的“城阳味道”特色品牌,先后获评中国预制菜基地百强、山东省特种食品特色产业集群等6项省级以上荣誉。2024年,产业营收规模约350亿元。具体工作中,我们总结为4个字“智、领、新、潮”。

 

“智”,就是充分发挥2个“智慧大脑”助力科研创新。一个是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建设了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另一个是薛长湖院士领衔的海洋营养与健康食品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日趋紧密,已与区内30余家企业合作开发了80余款产品。

 

“领”,就是培大育强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像,致力于调味品包装装备行业的“小巨人”企业义龙包装,他的产品市占率71%、全国第一;隐形冠军海科佳装备,是农业部批准的国家面制品装备研发中心,他的挂面成套装备,市占率50%、全国第一;单项冠军正亚机械,国内今麦郎、日清、白象、康师傅等一线方便食品企业60%的方便面成套生产线都来自该企业。

 

“新”,就是招引落地一批行业“明星项目”。像,瑞幸咖啡,拟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烘焙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烘焙咖啡豆5.5万吨,实现年产值30亿元。预计今年底试生产,明年2月正式生产。广大网友以后将喝到更多青岛本地烘焙的咖啡;奶油行业亚洲第三的可颂集团,计划投资9亿建设奶油、甜品2个工厂,达产后产值10亿、税收3100万。阜丰集团是一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国际化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味精、黄原胶和氨基酸制造商。投资10亿元在城阳建设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还将依托项目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达产后营收30亿、税收450万。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推动城阳的食品产业,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潮”,就是聚力打造一批新消费赛道的网红爆品。像,高端预制菜方面,我们的链主企业利和味道,他生产的惠灵顿牛排、芝士牛肉卷、蒲烧鳗鱼这3个单品在山姆店的销售额,都突破了1个亿。休闲食品方面,我们有一个坚果军团。市占率全国第二的沃隆坚果,销售额突破了10亿;还有三昌、众心等企业,产品已入驻山姆、胖东来等国内大型商超。烘焙食品方面,我们的“老牌”企业、拥有300多家线下门店的丹香食品,推出了海盐曲奇这款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亿元。

 

在今年的青岛品牌日期间,我们将开展“食在青岛 味在城阳”专场活动。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