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申报流程繁琐复杂
建筑工地上各种挑战令人疲于应对
采购建材“货比三家”耗时耗力……
对于青岛的土木人来说
这些烦恼并不陌生
而如今
随着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上线
曾经困扰他们的难题迎刃而解
工作效率就像“开了挂”!
这个由海尔海纳云协助打造的智慧平台
是怎么成为他们的工作“好搭子”呢?
让我们跟随镜头前往中青建安集团
一同见证青岛土木人的数字化转型笔记
“以前,一个项目需要同时提报到
十多个住建业务系统,
同样的项目资料要重复报审十多次。”
作为中青建安集团的项目总工
王工一直苦于繁复的项目申报流程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的出现
为这套流程有效“瘦身”:
该平台整合了住建工程类相关业务
用一个账号登录后即可轻松办理
且业务流程间可无缝对接
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让办事人员从重复劳动中得以解放
目前,已经有14万青岛土木人
成为该平台用户
46个业务应用系统、76项业务办理服务
17项信息公开查询、27项办事进度集中查询
均被集成在这一平台上
提升申报效率
不仅能协助提报项目信息
该平台上还能呈现所有项目进展:
在“数字工程”板块的核心——
工程建设项目
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上
王工正向领导汇报着
公司46个项目的质量风险与安全隐患
顾名思义,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
打通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
汇聚审批、发改、自规等跨部门业务数据
对接打通住建局12个专项信息化系统
通过流程优化再造
实现从立项规划到竣工验收的
各环节业务办理和审核监管的关联协同
如今,不需要奔波于各个项目之间
只需要登录该平台
便能轻松查看参建的所有工程项目
管理项目从此更加轻松自如
对于新平台带来的变化
中青建安集团的某项目经理赵工
最直观感受到的
就是手机上多出的智慧工地管理APP
“项目进度、人员考勤、机械运行状况……
从前工地上所有事都需要我们亲自跑一遍。”
赵工展示着手机上的APP界面
“现在,我用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很多信息,
方便多了!”
新工具的出现
像是给工地装上了“智慧之眼”:
暴雨将至,系统自动推送停工建议
工人高空作业忘系安全带,
AI摄像头及时报警
钢筋进场时,物联网地磅自动称重
对比BIM模型用量,偏差超5%就会预警
设计变更时,扫码即可查看图纸
“干错返工”成为历史……
这正是平台的又一“黑科技”——
智慧化工地管理系统
通过物联网、AI监控、
BIM+云端协同、移动化应用四项核心技术
令工地管理从“被动救火”到“主动掌控”
让工作更加从容
从打地基到封顶
传统建筑项目往往要消耗一年以上时间
而“模块化组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
施工周期能缩短30-50%
然而,这种项目也有不足之处
“装配式建筑项目平均审批周期更长,
而且采购环节需要对比不同厂家的样品,
耗时耗力,综合来看采购成本更高。”
作为集团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负责人
对于如何改善这一局面
刘先生一直没有头绪
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
打造的建筑产业互联网
为刘先生带来了破局的希望:
申报相关业务再也不用“跑断腿”
在平台上即可一站式办理,迅速审批
部品商城中,所有样品信息一目了然
采购由此变得更加便捷
通过对接国家级绿建云平台
建材环保认证实时核验
将采购风险降至最低
不仅为采购减负
每一个装配式建筑部件
都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二维码“身份证”
记录着从生产源头到施工现场的每一步旅程
追溯信息更加轻松直观
从而令部件质量管理变得更加精细
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验收
全链条的监管工作
如今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得以重塑
这张覆盖青岛市装配式建筑业的“天网”
正令越来越多项目提质增效
目前,青岛市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已汇聚
省市两级30余个系统数据
全市累计接入4786个建设项目信息
形成了全市覆盖、纵横融合、及时更新的
住房城乡建设数据资源体系
以“全域融合、全链贯通”的顶层设计
为更多城市治理现代化
提供了可复制的“青岛范式”
而这只是起点:
未来,海纳云将继续深耕数字住建领域,
协同数字工程、数字房屋、
数字城市、数字村镇四大板块业务
持续推进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
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贡献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