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我市高考和中考考前准备工作有关情况。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项骏;市招生考试院院长王巍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考试基本情况
夏季高考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组织准备情况
今年的高考、中考组织准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宣传、网信、保密、工信、公安、生态环境、住建、城管、交通运输、卫健、市场监管、通信管理、供电公司等诸多部门全力协助下,市教育局进一步提升考试组织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科技赋能、综合保障、安全保密、依法治考、党建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完善《青岛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工作方案》,优化考务规范,细化流程管理。坚持问题剖析、风险排查、难点整改机制,推进考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模块化。
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
强化风险管控,聚焦安全底线
强化服务效能,践行责任担当
关于考试的几点温馨提示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
Q1
中新社记者:今年起,高考外语听力考试由以往冬季两次考试调整为6月与笔试合并举行,高考录取政策也有调整。请问对考生有没有特别的提醒?
项骏:高考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我们坚持最高标准,强化综合治理,严抓考试组织,优化考生服务,确保组考平稳有序。具体来讲,强化了四个方面举措:
(一)提高站位,高标定位,构建统筹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考工作,市领导对高考工作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悉心指导。考试期间,各级高考指挥中心建立统一联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抓总,教育、卫健、网信、工信、公安、保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通信、电力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从6月6日开始,各级考试指挥中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有关部门人员进驻指挥中心,现场集中办公、联合值班,及时妥善处置各类问题,为高考平稳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立足于有,强化协同,凝聚保障合力。在市招考委统筹协调下,各级教育、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违规设置使用无人机无线电反制设备,违规涉考培训机构,违法广告等考前违规行为。考前,市招考院联合市公安局、市保密局对全市39个考点开展考前综合检查。考试期间,将深入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各级公安机关出动警力、警车,考试期间协助考生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工信部门派出无线电管理人员通过无线电监测车等监测设备对无线信号进行监测;市供电公司出动保电人员和保电车辆随时待命;市通信管理局出动网络通信保障人员和保障车辆,协调运营商做好信号屏蔽;生态保护、住房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和各考点全面强化秩序维护、噪声治理、防暑降温、应急救急等保障。
(三)规范统一,严格管理,维护公平公正。严把保密关,强化试卷全流程、全覆盖录像监控,公安人员全程押运值守。严厉打击手机作弊,重点提升防范手机作弊技术水平,升级配备了5G信号屏蔽仪,严格落实“2+1”安检。所有考点均实行“人脸识别”入场,考生人脸与准考证、身份证数据进行自动比对。考试过程中,严把监考关。切实加强考试督查,构建考前综合检查,考中线上巡查、区派检查员驻考点检查、市派检查员驻区检查、市教育局局领导包区督查等立体式督查体系。
(四)用心用情,优化服务,保障安心应考。始终坚持以考生为本,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考前考中,将考试要求、考点安排、交通出行等及时向考生温馨提示,联合青岛广播电视台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布高考公益信息。考试期间,教育与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做好交通疏导、考点周边环境维护;所有考点均配备了准考证、临时身份证明打印设备。关注残疾人考生群体,为残疾考生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
下面,为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做以下提醒:
(一)关于考试时间。外语科目考试开考前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场,其他科目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考生一定要特别注意外语科目考试的时间要求,提前规划出行。
(二)关于高考志愿填报。首先要牢记志愿填报的时间,详细安排已在考生准考证上注明。高考成绩发布后,我们将组织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继续开展“四进一见”(即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见高校)公益宣讲活动等一系列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发布一系列招生政策和解读指导等,请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
Q2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今年中考,我市推出了双(多)胞胎捆绑编排考点的措施,请问今年中考还为考生提供了哪些服务举措?
王巍:中考是学生首次参加的选拔性的统一考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中考工作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在全市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市教育局带领全市各区(市)教体局、各中学全力做好考试服务工作。中考前的综合保障措施与高考统一方案、统筹部署、统筹推进、统一保障。目前各项考前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在做好考试组织工作综合保障的基础上,我们还为考生提供一系列考试招生服务:
首先,我们将中考全流程纳入中考平台实现“一网通办”。考生家长在网上即可全流程办理中考的有关报名、志愿填报、成绩查询、录取去向查询等手续。考试准考证由生源初中学校在中考平台下载打印后发放给考生,无需考生自己打印。今年中考平台还进一步加强了考生个人信息防护,所有考生在平台上的每一项操作均通过绑定手机进行验证。四区和高新区被投档到民办高中的考生,可以通过中考平台进行网上缴费,网上确认录取结果。
其次,以“一个也不能少”的态度组织考生完成中考报考。在中考报名、网上志愿填报期间,全市招考机构和初中学校,紧盯报考完成进度,逐人落实,督促学生和家长及时完成报考。市招考院每半天督办一次报考完成进度。各初中学校建立中考报考推进台账,认真记录对每一位考生的督促确认完成的情况,学校的老师以父母家人一般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报考,反复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逐人反复落实,确保“一个也不能少”。
三是,广泛宣讲中考政策。今年市教育局深挖学位资源,局属公办普高共计划扩招32个班1530人。为做好中考招生政策宣传,在中考政策发布后,市教育局通过组织招生咨询会、组织招生学校到媒体宣讲、派出专家进行政策解读等活动进行广泛政策宣传,还将各校招生简章汇总后在网站统一发布,方便考生家长查询,做到政务公开,阳光招生。
四是,关爱残疾考生和特殊考生群体。制定了《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残疾人申请合理考试便利的办法》,为残疾考生和受伤、生病考生提供优先进入考点考场、单设考场、调整考试桌椅等合理便利措施。各考点也都设置了备用考场,以备处置考试期间临时突发紧急情况。
五是,为双(多)胞胎考生捆绑编排考点的服务。我市中考笔试考点考场编排,以前都是采取划片混编的方式,对于双(多)胞胎家庭来说,有可能遇到孩子被分配到不同考点考试的情况,家长送考有困难。为切实解决双(多)胞胎考生家长送考难的问题,2025年中考考试组织中,借鉴我市推出的义务段学校招生双(多)胞胎捆绑派位的办法,市教育局制定了《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双(多)胞胎考生捆绑编排考点申请办法》,于3月31日向社会发布。截至5月18日申报截止,全市共有605对双(多)胞胎考生的监护人通过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提交了申请。该项措施得到了双(多)胞胎家长的热烈支持,社会反响良好。后续,我院将有针对性的加强考务管理,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为广大考生做好考试服务,力争打造成一个规范有序、服务周到的优良考试服务典型经验做法范例,为今后打造更多有温度的招考服务举措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努力推进我市招考服务再上新台阶。
Q3
山东商报记者: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我市今年高考采取了哪些现代化防控技术和创新手段来保障考试?
王巍: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今年我市高考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三大体系构建起立体化智能防控网络。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创新举措:
(一)筑牢安全防线,实现三个“全覆盖”
以智能防控技术织牢织密"六位一体"防护网:
一是智能安检门全覆盖。全市考点严格落实“2+1”安检模式,通过智能检测技术精准识别手机、智能眼镜等违禁物品,增加对智能眼镜的人工专项检查,努力实现作弊设备“零带入”。
二是5G信号屏蔽全覆盖。采用新一代全频段屏蔽设备,覆盖考场、通道、卫生间等所有区域,努力确保任何通信设备“发不出、收不到”。
三是AI智能巡查全时段全考场全覆盖。今年我市1700多个高考考场全部实施AI智能巡查,对考生及监考教师的异常行为进行甄别,及时发现考生违纪作弊情况、规范监考教师的监考行为,并建立异常行为分级预警处置机制,实现作弊行为“早发现、快处置”。
(二)提升服务质效,打造三大创新平台
以技术创新优化考生服务体验:
一是构建智能客服矩阵。推出我市招考领域大模型应用“智能E答”,24小时在线解答考生咨询;同时部署“智能电话”系统,实现非工作时段咨询“不断线”。
二是建设“招考服务云平台”。将考试报名、志愿填报等12项服务整合为“招生考试服务一件事”办理,打通多个部门数据壁垒,让考生"零跑腿"即可完成全流程服务。
三是建立视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试点视频远程分布式云存储和AI质量检测技术,保障高考、中考等考试10个考区考试监控视频远程灾备,实现考点考场视频自动远程存储和自动质量检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为考点“减负”。
(三)强化技术保障,实施三项安全工程
以硬核技术守护考试安全生命线:
一是在听力保障方面,全市考场100%完成双系统双线路双设备建设和配备,听力播放设备及线路使用年限超过6年的全部予以更换,并按照不少于本考点听力考场数50%的标准,足额配备便携式播放设备。
二是在试卷安全方面,采用生物识别门禁系统,配置智能安防感知网络和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实现试卷流转全过程可追溯、全链条可监控。
三是在信息安全方面,构建四重防护体系:动态验证防篡改、加密机加密防泄露、密码加固防破解、双团队校验保准确,确保数据安全。
科技赋能教育公平,创新护航人才选拔。我们将以最严密的防控体系、最智能的技术手段、最温暖的服务保障,为全市考生营造公平、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