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翻开1981年的大事记,看看青岛在这一年的变化。
1981年3月26日至30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来青视察。万里在听取了青岛的工作汇报后指出:青岛的城市性质,第一是对外港口、海洋科研;第二是轻纺工业;第三是旅游城市,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4月9日,全市共有16171个农村生产队落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占总队数的97%。
5月23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搞好中小学教育的调整和改革,要逐步把小学由5年制改为6年制,高中由2年制改为3年制。
8月25日,四方机厂设计制造出国内首批可躺式空调客车在北京—上海间运行,揭开了中国铁路客运史上新的一页。
10月,青岛啤酒厂扩建工程开工。工程投资5083万元,形成年产5.4万吨的生产能力。1985年8月27日投产。
12月3日,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作为全国外贸体制改革实行工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试点单位,青纺联是全国唯一拥有两纱、两布进出口经营权的地方工贸公司。1982年4月1日对外营业。
12月30日,青岛至黄岛间开通激光通信电路,这是我国第一条可纳入邮电通信网使用的跨海传输二氧化碳激光通信实验电路。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