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沂蒙山大批青壮年男子上了前线,这里的年轻女性主动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重任。她们筹军粮、做军鞋、救护伤员,抚育革命后代,动员丈夫、儿子、兄弟参军参战,积极参与支援前线,加紧后方生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详情】
革命战争年代有多艰苦?开国少将彭显伦的儿子彭勃向记者讲述了父亲一件棉衣穿7年的故事。【详情】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闪电新闻,策划推出“致敬!老兵”系列人物海报,今天走近“少年从军报国志,一生奉献为人民——邵性运”。【详情】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闪电新闻策划推出“老兵说”系列短视频,今天听在刀尖上冒险的侦查员刘思运,讲述他的故事。【详情】
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高家村的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里,3颗铁雷和3颗石雷一字排开,它们不仅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也是80多年前根据地民兵不畏强敌,率先开展地雷战,创造性地开展石雷战,在大泽山下铸成铜墙铁壁的高家民兵联防的最好佐证。【详情】
“画笔为枪 民族救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版画展今天在青岛政协文史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50余幅抗战时期创作的木刻版画,从多重视角记录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击侵略的历史,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觉醒和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详情】
胶州市胶北街道后寨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这个仅有80多户村民的村庄,在抗战时期就有40多人投身革命。如今,该村建成胶州市首个村史馆,通过系统整理革命先辈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详情】
据了解,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是我市唯一一处保留至今的早期党组织机关旧址,展示了青岛党组织自1923年建立至今,带领全市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包括历史文献、实物和照片800余件,已成为我市党员干部和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红色阵地。【详情】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我们一起前往平度市蓼兰镇,了解“高平路上五虎将”英勇抗敌的故事。【详情】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有一片被三山环抱的红色土地——杨家山里。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堡垒”,见证了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详情】
监制:王玕 策划:张文海 采编:叶明思、纪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