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浪潮下,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医药文化,山东中医药大学红脉赓续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深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和蓝谷实验学校等地,开展一系列寒假“回乡看齐鲁”社会实践活动。
红脉赓续青年志愿服务队在鳌角石党史馆留影
探寻红色根脉,汲取奋进力量。团队第一站来到了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鳌角石村。在讲解员许景宇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村里的党史馆,深入了解村庄的发展历程。鳌角石村曾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村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治山治水、开垦良田,逐步摆脱贫困,成为即墨县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第一个通电和第一个通自来水的村庄。近年来,村庄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如今,鳌角石村已实现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和产业品牌化,人均收入显著提高,成为乡村振兴的“齐鲁模板”。队员们将积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继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呼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红脉赓续青年志愿服务队在茶叶地采茶留影
传播中医智慧,聚焦针灸推拿。离开鳌角石村,志愿者们来到即墨区中医院交流学习。作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这里汇聚了众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多优秀学子从母校毕业后,回到即墨区中医院,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即墨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中医治疗。志愿者们有幸采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在交流过程中,针灸推拿这一传统中医疗法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浓厚兴趣。专家详细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原理、应用范围和治疗优势,现场演示了针灸的进针手法和推拿的技巧。志愿者们认真学习,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传统中医的神奇魅力。一位志愿者感慨道:“以前只是听说过针灸推拿,这次近距离接触,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传播出去。”
红脉赓续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即墨中医院和医生留影
走进校园课堂,点亮文化火种。团队最后一站走进即墨区蓝谷实验学校和即墨区第一中学。在这里,志愿者们对同学们一场生动的中医药文化及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结合现实生活讲解了中医文化,针灸推拿文化,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志愿者现场答疑解惑,让他们对中医文化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中医文化的兴趣。志愿者还从实际出发,结合鳌山卫街道革命先烈,向同学们讲述了战争历史和英雄事迹,培养他们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为党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红脉赓续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即墨区蓝谷实验学校与师生留影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还成功地将红色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带到了校园。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而文化传承则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的进展,探索更多推动乡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红色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进行复盘总结,提炼价值意义,形成书面报告《青志传茶韵,红脉耀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