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0月27日逝世,享年60岁。
记者从中疾控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吴尊友今日下午因胰腺癌去世。
刚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讣告:

公开资料显示,吴尊友,研究员,男,1963年生,汉族,民进会员,安徽医科大学本科(1980-1985)、硕士(1985-198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卫硕士(1991-1992)、流行病学博士(1992-1995),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的研究领域为:艾滋病流行病学、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项目评估等。
吴尊友的学术兼职还包括:UCLA兼职流行病学教授,UNAIDS科学委员会委员,UNAIDS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学术方面,吴尊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主持重大专项1项、NIH 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学》《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卫生教课书》作者,主编中国艾滋病防治英文学术专著两本。
吴尊友多次获得国家奖励或荣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名人堂”。
经历三年疫情,吴尊友的样貌悄然发生着改变,头发从黑变白,身体变得日渐消瘦。
央视记者曾提问:回过头来看,你这三年的头发这个白跟压力大有没有关系?
对此,吴尊友回应:应该说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们在一线工作,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的这些投入真的算不了什么,很多人头发比我白得多,我只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好像感受到我的工作经历。实际上更多人承受比我的压力更大,他们比我更辛苦,而且付出得更多,贡献得更多。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
由于胰腺所处的位置特殊,很多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到出现疼痛等症状,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大部分患者确诊后的生存期仅有1年左右,这也让胰腺癌有了“癌中之王”的称号。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日趋年轻化,不少名人也因此病去世。
2022年资深艺人巴戈于2月16日晚因胰腺癌去世年仅67岁。
此外,苹果创办人之一前CEO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年仅56岁;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肥肥”沈殿霞等名人都罹患胰腺癌并逝去。
除了生存率低外,胰腺癌相较于其他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持平。胰腺癌有3个发病特点:
一是起病隐匿,早期很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出现一些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异常的表现,让人们忽略;
二是胰腺藏于腹腔深处,周围存在有很多重要的血管,这直接导致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仅有20~30%;
三是胰腺癌属于原发、先天耐药疾病,使用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很低。
左中上腹部隐痛,对于疼痛耐受较好的人表现为不舒服,不适感,或轻微的腹胀。在大鱼大肉、高脂饮食后表现为腹痛加重,腹胀加重,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等。
胃病吃胃药能基本控制,而胰腺癌的腹痛吃胃药基本无效。
尿黄,皮肤黄,皮肤瘙痒,搔抓伴皮肤抓痕。由此影响睡眠,精神状态等。
大便干燥,大便蠕动减慢,胃肠胀气。大便发白,如陶土色。
部分患者会出现黑大便,伴随贫血症状,患者有贫血貌,行动缓慢,头昏头晕等等。
因为外分泌减少,进食高脂饮食后消化不良,容易腹泻,大便可见未消化的食物,腐败的食品恶臭不止。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精神状态尚可,进食尚可,不容易引起重视。
胰腺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一些无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突然出现血糖升高或是血糖不稳定要警惕。
1.切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
2.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日常饮食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的摄入,其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有利于防癌抗癌。
3.保持进食规律。
4.戒烟、不酗酒,提倡饮茶,适量饮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和防癌。
5.工作中要做好防护,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6.积极预防与治疗与胰腺癌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要清楚胰腺癌的预防知识,提倡定期进行体检。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良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