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再分配”:增优提质,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2022-12-05 18:54 来源:回澜听涛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12月5日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12月5日,青岛市教育局合作办学项目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统筹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学会、青岛一中、青岛二中、青岛九中、青岛五十八中优质教育资源与四区的部分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微信图片

青岛一中、青岛二中与市南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办学项目协议——琴岛学校由青岛一中托管,与青岛一中“一长两校”管理;青岛五中成为青岛二十六中浮山校区,现有二十六中校址为二十六中京山校区;

青岛九中与市北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办学项目协议——青岛四十二中加入青岛九中礼贤教育集团,成为市北礼贤初中;

青岛五十八中与李沧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办学项目协议——李沧区枣山路学校加入青岛五十八中教育集团;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学会与崂山区教体局签订合作办学项目协议——崂山区第六中学成为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

微信图片 ; ; ;
微信图片 ; ; ;
微信图片 ; ; ;
微信图片 ; ; ;
微信图片 ; ; ;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聚焦刚需区域、统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是事半功倍的高效途径。此次合作办学项目,即选中了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这4个基础教育发展起点高、需求量大的区市进行重点攻坚。同时,“合作办学”也是继《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对“优质倍增”、“一长多校”的深化细化探索。

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优”是关键题眼。不可否认,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想缓解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扩容提质是不二之选。

微信图片

如何扩优?引导市级优质资源和区市优质资源强强合作;如何提质?通过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学校研究考量。

从“集团化”到“合作项目制”,青岛正在拿出更多培优、育优方案。

01 ; ; ;
细化合作项目:一区一策,一校一策 ; ; ;

何谓优质?

行业内有“优质”的判断标准,学生、家长同样有自身的判断。而恰是要两相融合参考,青岛才提出“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2019年,青岛启动集团化办学探索。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141个教育集团,有62.6%的普通中小学参与集团化办学。三年来,青岛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长多校”和“托管分校”的办学模式,有效地增加了优质学位供给。如,青岛二中的“院士港学校”,青岛五十八中的高新学校,青岛实验初中的李沧分校和崂山分校,一经招生就迅速得到百姓认可。

微信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五十八中

从本质上说,集团化办学绝非简单的组合捆绑或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均分稀释,而是针对不同教育情况、不同学校的发展差距,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真正让优质资源动起来。

此次合作项目签约,则是在原有松散型集团化的基础上,以“一长两校”的方式加强合作双方的融合性和聚合性,让选定的重点学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办学之“细致”——一区一策、一校一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岛一中、青岛二中、青岛九中、青岛五十八中,皆有符合各个区市自身特点的不同合作方向,多渠道、多样化实现优质倍增。

微信图片

图片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以市南为例,青岛一中与琴岛学校的合作采用托管方式,由以往松散型合作向深度统合探索。即琴岛学校有小学部、初中部,青岛一中有高中部,合作办学可打造“小初高”课程一体化发展。

而崂山区此前已与青岛二中、青岛实验初中合作,此次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学会携手则是另一种创造性“尝鲜”,借由其在教育、教学领域深耕的科学体系,与崂山六中为主体的初中、小学合作,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02 ; ; ;
明确增优导向:“强腰”、“固新” ; ; ;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补短板也要盯紧薄弱环节。

市南区签约的合作项目中,青岛五中的身份转换引起了广泛关注。按照协议,青岛五中将成为青岛二十六中的浮山校区,原青岛二十六中为京山校区。换言之,借由二十六中的“一长两校”,市南区要在辖区东部打造一个优质初中。

微信图片

图片来源: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

为给基础教育“强腰”,今年5月,青岛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初中学校强校提质的实施意见》,从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完善中考方案、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来加强系统设计,加快推进强校体制。

下一步,青岛市教育局还将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端专家团队合作,通过课题引领、配备齐鲁名校长担任导师、市级教研员包校等举措,对50所试点学校进行三年全程跟踪诊断、指导引领。此次参与签约的琴岛学校,青岛四十二中、崂山区六中就是初中强校提质的试点校,无论是借力“托管”、还是借助科学体系赋能,都将获得强有力的指导扶持。

“强腰”以外,新校的高位发展也是本次合作办校的重点。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青岛将有100所新校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新校将占到全市普通中小学的10%左右。这就意味着,把新校办优、办强会直接影响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

2023年9月,李沧区将启用一所新的学校——枣山路学校(暂定名称)。此番与五十八中提前一年签约合作,在提高建设标准、配强干部教师、促进特色发展、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提前介入,缩短名校打造周期,真正办好百姓满意的学校。

03 ; ; ;
做强软环境,为城市跃迁培育增长点 ; ; ;

提升基础教育是回应民生的期盼,同时,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同样对城市能级提升有着现实意义。

GDP影响着人们的收入水平,而城市软实力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想要真正提升区域吸引力、汇聚更多人才、推动区域发展驶上快车道,为市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就必不可少。

就在不久前,市卫健委发布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新建改扩建各级医疗机构48家,新增医疗床位1.2万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7.5张以上……这是继8月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之后的第二个“增优”行动。

无论“教育”,还是“医疗”,都可谓软环境的硬指标。对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青岛而言,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为未来城市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做优软环境、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

从短期看,优质倍增有利于锻造人才磁场。

目前我国人口增速逐渐放缓,这意味着未来的“抢人大战”将会愈发激烈。城市在争取人才方面的竞争也不仅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竞争,更是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比拼。而细化到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教育和医疗又是最受瞩目的内容,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一大利器;

从长远看,教育本就是城市发展的“头号工程”。

构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教育正是根基。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教育而发展教育,它是关系到整个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命题。青岛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为的就是以教育驱动人的发展从而带动城市的能级跃迁。

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依托强强联合的新模式,青岛做大分好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蛋糕”的攻坚成果,十分值得期待。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