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电·爱青岛9月23日讯 眼下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然而很多人却容易被“秋燥”所伤。由青岛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健康工作室推出的《健康说》,邀请专家做客演播室,一块聊聊到底什么是“秋燥”。
燥,也称燥气,具有干燥、收敛的特性,当燥气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影响人体健康时,成为致病邪气,称为燥邪。秋季,雨水减少,气温下降,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所以燥为秋季主气,多引发燥邪致病,燥邪就是通常所说的“秋燥”。
中医认为干燥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阴津不足的病变,表现为各种干涩的症状。当出现声音沙哑、鼻腔不适甚至流鼻血、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头发干燥枯黄、便秘、容易感冒等症状时,就要考虑到是不是“秋燥”在作祟。
防秋燥应该多喝水,特别是运动、劳作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吃当季新鲜水果、蔬菜。新鲜多汁的水果、蔬菜,不仅可以补充人体内水液,而且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纤维素。专家提醒,秋燥分温热寒凉等不同类型,切忌擅自服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