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18:10,青岛七中初三年级教学楼点点灯光闪烁。教室里笔尖沙沙,偶有翻书页的声音,这是独属于七中晚自习间的静谧。
不组织集体教学或补课 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学生参与度达97%
为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持续巩固“双减”改革成效,青岛七中根据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统一部署,从9月13日正式在初三年级开展晚自习服务。下午17:30-18:10是学生们的晚餐时间,由学校统一配餐,两荤两素营养搭配,确保学生吃饱吃好。18:10-20:30是晚自习时间,中间有10分钟课堂休息。晚自习依照学生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安排教师看护学生做作业,为有需求的学生答疑解惑,不组织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分配到学科,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青岛七中初三年级级部长李春岩介绍,为确保晚自习服务工作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青岛七中九年级晚自习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各部门通力协作,组织开展全体初三年级教师会、保卫人员会、初三年级家委会代表会,积极同公安、交警部门沟通联系,取得各方支持,为晚自习保驾护航。晚自习服务开展以来,学生参与度达97%。;
安排看护教师 设置分层作业 提升作质量与效率
走进教室,黑板的一侧写有今日作业,另一侧写有每位同学的学号。青岛七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宋燕静告诉记者,当学生完成作业、并将作业本上交,课代表、小组长或看护教师检查过后,便可在黑板学号对应处写下自己的名字。“晚自习设置了分层作业,确保学生利用这段时间真正能学到知识并消化知识。一般在20:10分左右,就有同学能够写完作业。上交后,他们会回到座位上复习或预习功课,一直到晚自习结束。”宋燕静说,晚自习的氛围静而有序,学生身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做作业的专注力有所提升,作业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也大幅提升。针对放学回家后习惯先玩后学或边玩边学的学生,课后晚自习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晚自习期间,遇到问题可以请教老师,疑难问题不过夜,学习任务日日清,学习效率提高了,还有剩余时间用来预习第二天的功课,第二天课堂上有重点地听,让我的整个学习过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初三四班学生刘丰硕在学习上有了积极转变。
点对点、组团式接送服务 确保学生安全到家
放学路上的安全是家长较为关注的问题。初三四班班主任韩益宝介绍,班上38名学生,晚自习参与度达100%。考虑到入秋后天黑得越来越早、天气越来越冷,班级联合家委会开展点对点、组团式接送服务。“有的家长不能来接孩子,那么班上其他顺路的家长就会把孩子点对点送到家门口,从学校到家无缝对接,确保孩子放学后的安全。这项工作也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韩益宝说,作为晚自习看护教师,自己也有了“晚自习”。“学生们写作业,我就当天的批卷子,总结学生的知识漏洞,在第二天课堂上先给学生讲明白,再学习新课程。让学生真正把学过的知识弄懂弄清。”;
20:30分,晚自习结束,学生们陆续从教学楼走出来。在校门口,安保人员、护校教师早已等候在门口,嘱咐孩子们路上注意安全。家长王女士笑说,课后晚自习真是“解放了家长”,要给这项服务工作一个大大的赞。“在家,我们家长辅导不了,孩子磨蹭也说不得,心里看着干着急。现在在校完成了作业,没心事了,回家洗漱上床,有余力还能再看看书,到点早休息,孩子第二天的状态都不一样了。一开始我们还担心在校晚餐吃不好,孩子回来反馈菜品质量都很高,我们都挺放心的。”
晚自习是课后服务工作的延伸和升级,离不开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付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青岛七中将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和教育群众满意度,积极打造夜幕下七中校园最美风景线,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