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201-317)
201、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20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
203、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204、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
205、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20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
207、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
208、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
209、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210、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演练。(×)
211、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不当易导致恶性衍生灾害。(√)
21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13、在高楼遇到危险时,不得向楼下抛掷任何物体,以免砸伤路人。(×)
2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小概率的危害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可确定性,如原因不明群体性疾病等。(√)
215、当遇险转移时,可用一根分叉的树枝放在地上,用分叉点指向一方,表示此路不通。(×)
216、暴雨预警信号为红色时,表明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当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
217、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省、地(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218、社会安全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由部分公众参与,没有固定组织和目的,但使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对峙状态的突发事件。(×)
219、发生煤气泄漏时,脱下化纤类衣服时,不能过快,以免由于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20、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有国务院根据情况制定。(×)
221、汇报工作应包括事件的基本要素,最好能够提出评估意见,特别是提出采取措施的建议。(√)
222、在检查伤员时,可以用耳朵尽量接近伤者的鼻部,去听是否有气流。(√)
223、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者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
224、整合应急公共资源属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预灾环节。(×)
225、在大雾天气行驶时,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
226、台风来临时,应待在安全的室内,并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
227、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228、毒害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229、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混合贮存。(√)
230、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
23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遇到大雾、能见度很低时,应立即减速慢行,并将车驶入最近的停车场或服务区停放。(√)
232、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内一律为禁火区。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233、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234、国务院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建立起"信息通畅、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法律制度,标志着中国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处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235、成人在正常情况下的体温为36—37度。(√)
23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237、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238、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等。(√)
239、发生一切紧急情况都可拨打110。(√)
240、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241、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水剧烈运动。(√)
242、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
243、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44、119是我国火警类报警电话,如遇易燃易爆类液体或气体泄漏,也可拨打119报警。(√)
245、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246、松材线虫病是极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重大植物疫情。(√)
247、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要马上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248、接受救援救助教育与培训,掌握救援救助基本技能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49、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250、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选择向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
251、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
252、寒潮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低温冷冻灾害和雪灾引起的。(√)
253、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均不得上岗作业。(√)
254、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应将车停下来,躲在车上不要下车。(×)
255、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256、台风五号的灯光信号为红绿红。(√)
257、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社会安全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258、灾害性海浪是指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
259、突发事件的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
26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261、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
262、除了通行的SOS外,国际性高山求救信号是一分钟发出6次哨音(或某物挥舞6次,或火光闪耀6次等),然后安静半分钟,再重复。(×)
263、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燃放说明,并在烟花爆竹包装物上印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警示标志。(√)
264、如果发现家里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确保空气流通。(√)
265、化学恐怖袭击是指恐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高危害性、规模化恐怖袭击活动的行为。(√)
266、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267、如果你水性好,可以下水救援,接近落水者。(×)
268、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269、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
270、发现燃气泄漏时,可用小火检查一下。(×)
271、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保持松紧适当。(√)
272、新冠肺炎治愈病例不用担心二次感染,因为有了抗体。(×)
273、漏电保护器既能保护人生安全,还能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274、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275、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应拨打110或者119报警。(×)
276、从设计上,按照对佩戴者自身防护能力排名(从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
277、发生室内燃气泄漏应首先开启排风扇,排除室内燃气。(×)
278、SOS求救信号可以用“三短、三长、三短”的任何信号来表示。(√)
279、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280、每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日是3月23日。(√)
281、电动自行车符合质量要求,建议在楼道内充电。(×)
282、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寻找低洼地带趴下,用手臂保护好头部。(√)
283、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诱因都是人为的。(×)
284、遭遇海上事故时,应该拨打海上救助专用电话12395报警。(√)
285、公共场所的门应朝外开。(√)
286、如果水性较好,少年儿童可以不用成年人陪同到水况复杂的区域游泳。(×)
28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
288、“一案三制”中“一案”指的是制定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289、发现自杀、坠楼、溺水者,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应拨打110电话报警。(√)
290、公民享有在突发情况下紧急撤离的权利。(√)
291、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292、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293、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29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295、遭遇地震时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震后应有序撤离。(√)
296、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应该用沙土压盖。(×)
297、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298、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政府全额出资,个人无需缴费.(√)
299、 实施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的目标之一是构建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全新救灾救助机制。(√)
300、 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基本保障范围包括因灾导致受灾人员的饮水困难(√)
301、 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基本保费由市、区政府两级按5:5比例负担,由各区市统一缴纳。(√)
302、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的保险责任内当发生责任事故或意外事故后,政府本身无责,但出于社会责任,必须启动救助的,保险人负责给付政府应急救助补偿金。(√)
303、 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与居民家庭民生综合保险相比,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投保范围更广,保险赔付金额增加,保费更低。(√)
304、 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承保区域内因发生群体踩踏事故导致人员人身伤亡,且无法找到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赔偿的,由承保区域相对应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305、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保费由市、区政府两级按5:5比例负担,由各区市统一缴纳。(√)
306、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将惠及全市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时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实现全民救助,共享普惠。(√)
307、 由于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损失,青岛市气象部门将依据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向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承保单位出具相关气象证明,为保险公司理赔提供依据,为广大市民由于气象灾害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308、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规定,每户可获赔偿的房屋数为3套
309、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保障对象不包括灾害发生时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来人口。
310、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保险标的为人身、居民住房、基本生活用品和家具。
311、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承保区域内因保单列明原因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经保险人现场查勘、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共同确认后,由保险人对因灾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员支付饮水救助金。(√)
312、 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承保区域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件,经官方媒体公开报道的,保险人应主动立案并启动理赔流程。(√)
313、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所承保的风雹灾害,适用于2020年2月印发的应急管理部制定、国家统计局批准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中关于“风雹”的定义。(√)
314、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承保责任范围内,若租户出险索赔,则房屋损失应赔付给房屋所有权人或具有房屋所有权人书面授权的被授权人。(√)
315、 基本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已支付的治疗费,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不再负责赔偿,基本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未报销的部分,可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救助限额内支付。(√)
316、 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全省基本保障的6个项目外,青岛市另外增加了灾害公众责任保险、见义勇为、志愿活动、重大恶性案件伤害、踩踏救助、突发灾害应对拓展等6类保险项目。(√)
317、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或年久失修导致的损失以及违章建筑均不在青岛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赔付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