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为链,释放上合开放活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在青揭牌

2022-01-13 20:41 来源:回澜听涛

频密的经贸合作,离不开经贸人才的支撑。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迎来了扩大开放、扩容“朋友圈”的新机遇。

1月13日下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在青岛正式揭牌,学院将以上合示范区为推进主体、青岛大学为实施主体,整合国内优质资源,进一步加强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人才队伍建设,为多边经贸合作发展注入新动能、搭建新平台。

微信图片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在青成立,是在RCEP生效、对外开放全新格局正在构建的时间节点上,满足人才需求、抢抓时代机遇的关键一步。

对于青岛而言,也代表着这座城市又一次承担起了“关键任务”。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上赋予青岛“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助力本组织多边经贸合作发展”的重任。

青岛聚焦峰会成果狠抓落实,历经四个月将部署变为现实。对于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完善对外经贸人才队伍而言,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 ;
1

; ;

; ;


打造教育平台

国际资源在此汇聚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以青岛大学为实施主体,联合对外贸易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高校,满足时代需求,为上海合作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事业输送人才。

虽然刚刚揭牌,但在“边培训、边筹建、边争取、边申报”的思路指导下,这座学院已经开展了多项工作,凭借既有成果展现出未来更多可能:



;

开展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物流运输与多式联运研究班、跨境电商实操培训班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28个班次;

迎接来自43个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00余人次参加培训;

向上合组织多个国家驻华使馆、我国驻相关国家使馆发函征求教育培训需求……


; ;


培训伴随着往来,发函意味着沟通,从已有的做法中可以看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并不仅仅自我定位为一个“培训机构”,而是致力于成为一个培养人才、汇聚先进科教资源的智慧载体。

“围绕人才培训、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智库建设四个大的方面,共同打造服务上合经贸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平台。”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在接受采访时阐述了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的发展目标。未来,这里将为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提供坚实基础,成为跨境贸易重要的人才策源地。



; ;
2

; ;

; ;


预定“上合”人才

助力更高水平开放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的落成,不仅是上合示范区“朋友圈”的再次扩容,更是上合“开放力”得以进一步释放的新平台。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企业大规模地走出去,却时有人力不足的困扰,因此就急需一大批对中国有感情、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设备和技术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也是上合示范区把人才和技术交流纳入到双方合作中来的重要原因。

微信图片

而之所以将学院落在上合示范区,则是看中了“近水楼台”、多层平台功能叠加释放的优势。

作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示范区始终扎实推进“4个中心”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战略——


1
高标准建设国际物流中心

; ; ;

; ;

; ; ;

常态化开行24条国际、国内班列,2021年开行班列621列、增长54.9%。2021年1-10月,现代物流营收39.7亿元、增长40.3%;


; ;
2
高标准建设现代贸易中心

; ; ;

; ;

; ; ;

累计集聚贸易主体1700余家,引进培育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个贸易平台、传化(上合)合贸通等4个跨境电商平台。2021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65亿元、增长61.8%;


; ;
3
高标准建设双向投资合作中心

; ; ;

; ;

; ; ;

2020年以来,共引进吉利卫星互联网等总投资1715亿元的50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8个、中国500强(含民营500强)7个,新增中国俄罗斯中心、上合(青岛)绿色香辛料交易市场等20个上合元素项目;


; ;
4
高标准建设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

; ; ;

; ;

; ; ;

上合国家客厅、央企国际客厅建成投用,同步推进俄罗斯等8个驻华使馆已授权的国家馆签约落地。举办外国使节共植友谊林、“2021上合之夏”等系列活动50多场。


; ;


可以说,示范区在上合组织“朋友圈”的知名度、吸引力仍在不断提升。在未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中,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这一至关重要的人才涵养基地,将不断满足区域内国际市场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



; ;
3

; ;

; ;


激发活力动力

服务未来发展格局

如何将时代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落实好国家战略?在打造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上合国家客厅等各类开放平台的同时,更是用体制机制的创新、贸易资源的集聚等,展现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新活力、新作为。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塑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是关键,而体制机制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创新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全国首创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搭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首个跨境征信平台“信用上合”……上合示范区找准制约贸易流通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动规则、机制、流程再造,推出“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一年落地35项制度创新成果。

更重要的是,日益频繁的物流往来、开工建设的投资项目,正在展现着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活力。上合示范区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长岐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2022年,将围绕打造绿色生态园区,高标准完成上合国家博览区建设,打造具有浓郁上合风貌的现代化国际新区,全力推进核心区建设。

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任务与竞争挑战,上合示范区不仅要继续发展外贸新模式、创新合作新机制,发挥开放平台效应,加强国际经贸合作;而且要在加强互联互通、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上再进一步;此外,更要以产业升级塑造区域实力,让优势项目集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着眼新起点、新征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支撑,也是以人才为链、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契机。随着“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伙人”越来越多,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上合示范区,不仅是青岛的开放平台,也在为山东乃至更广阔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