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平凡到如一粒小小的尘埃。
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一霎那绽放耀眼的光芒;
当李涌牺牲的消息在市民的朋友圈中流传,大量网友涌入李涌微博留言求证。
一座城市,痛失了一位好民警,我们的人民正是以这样一种令人泪目的方式,送别我们的英雄。
作为媒体人,这些年采访报道过很多关于李涌的故事,一幕幕熟悉又温暖的画面,打动着我,打动着观众,也打动着这座城市。
李涌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和蔼的态度,是他对交通安全的理解、是他对现场资料的精心留存。为了更好的普法、更好的阐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处理过的事故,他都会留下较高质量的画面和现场同期声。这样一手的、鲜活的视频资料,会让报道更有力量。
记得每次采访李涌,他不是在纠正违法行为,就是给路人答疑解惑,或者是在地上帮人修车,总是忙忙碌碌。我刚入行当记者的时候,对于交通法不是很了解,采访时李队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随时提供咨询和帮助。
这样的小事,或许每一名采访过李涌的媒体人,都能说出一大堆。从这一个个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赤诚奉献的青岛公安交警形象。
李涌牺牲后,我们采访了几十位曾和他有过接触的人,他们有的是老邻居、老战友、同事,有的是只有一面之缘的出租车司机、献血志愿者、学校老师,但是当面对“李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时,答案是一致的——李涌是一名好邻居、好战友、好同事、好交警、好志愿者、好市民……
那么,李涌是如何做到的呢?
甘肃路34号的里院,是李涌从小生活成长的家,在老邻居眼中,李涌是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在老朋友眼中,李涌生来就有着淳朴善良的心和侠肝义胆的英雄气质。
在部队的19年时间里,李涌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优秀军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战士,也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军营。
转业后,李涌成为一名公安交通民警,不管岗位如何调整,李涌那颗守护交通安全的初心,始终未变。为群众指路用烂11张地图,11次不顾安危帮助群众扑灭车辆自燃,33次将载有危重病人的车辆引导护送至医院,无数次给孩子们上交通安全课,冒雨指挥交通,帮抛锚车主推车,送高考生及时赶到考场更是家常便饭。
在中心血站的志愿者团体,我们同样发现了李涌的身影,20年间他坚持无偿献血,累计近3万毫升。他用自已一个人的光亮,积极努力地照亮身边的一切。
他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我们记在心上。”他牺牲后,闻听噩耗的群众悲痛万分,纷纷追忆他的好!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在我们这座城市中迅速传开,青岛广播电视台专门收集制作《我和李涌的故事》系列报道;“交警李涌”的微博账号,一天之内粉丝就涨了8000,在他发的最后一条微博里,有10000多名网友给他留言——“不想相信您已经离开”,“涌哥,真的假的,快出来辟谣” “真希望这不是真的”……这里面,有他帮助过的人,有在路口见过他的人,甚至还有被他处罚过的人……大家自发拉起横幅沿街伫立,眼含热泪送别英雄。
在道路上,他演绎出“马路上最帅的爵士舞”;在高速上,他留给我们天空下最温暖的一抹蓝;在人们心中,他就是最亮的那颗星。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李涌同志为榜样,全市广大公安民警、警辅夜以继日奋战在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第一线,勇当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领头雁,用赤子热血保卫城市平安,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