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作为全球第五大港,山东港口青岛港坚持开拓创新,以数据驱动效率、以技术推动发展,实现生产、服务全方位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推动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机器换人、智能生产,让传统码头迭代升级为智慧港口的是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去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分公司组织研发队伍,将激光扫描、AI智能分析、光纤测温等技术应用在码头一线,陆续实现14台卸船机、堆取料机,87条运输皮带的智慧化升级,作业效率提升了,码头人工却只有改造前的六分之一。
智慧赋能,让码头更高效,也让口岸业务更便捷。最近,威海金丰货代公司代理的一批货物需要在青岛中转发往越南,以前,货物从威海港发出后,负责船舶运营的李金哲要在青岛随时关注船期,船舶抵达青岛后还要经过好几个环节办理“水水中转”手续。现在,他通过电脑操作就可以实时办理了。
“水水中转”是指进出口企业办理完毕海关转关手续后,货物通过支线船舶在两个港口之间运输,青岛港年均“水水中转”集装箱70万标箱。今年下半年,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海关、船公司等合作开发,在全国率先上线“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信息交互、逻辑判断、智能算法等功能,使进出口中转货物的企业申报、海关监管、码头作业等环节实现了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办理。
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上线运行;开启“跨区全时查验”“先期机检+船边直提”等新业务模式;试点自动化桥吊“一对多”监控系统,自动化码头单机达到52.1自然箱/小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新的发展动能。今年1至10月份,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55亿吨,同比增长5.7%;集装箱完成207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向着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断迈进。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