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赢传递希望,青岛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2021-11-22 22:35 来源:回澜听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但不变的是合作发展的主流,愈是变局之中,愈需要以共赢传递希望。

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联中外,通古今,在合作中不断发展的“一带一路”,是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肩负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使命,正推进重大开放载体功能叠加、联动发展,创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机制,引领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1年前10个月,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103.3亿元,增长48.0%

01

整合开放平台

开放载体平台的打造,是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发力点。

青岛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重大开放载体功能叠加、联动发展,建设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促进各类开放平台整合提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合示范区”

这些开放平台,不仅是创新资源流通的载体,也是国内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2021年,上合示范区与17个国家的4个城市、26个园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尼得科全球电器产业园项目、嘉里物流山东区域运营中心等投资上亿级别的优质项目,正在以产业撬动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推动富有活力的高质量发展环境的打造。

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运行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万个;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3个,累计达到116个;全球航运物流中心、国际资源配置中心、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富士康电子元器件等重大项目成为产业崛起的强大引擎;跨境电商进出口连续两年以3倍增速增长。

而且在保税特色贸易基地、国际客厅等平台之外,青岛还依托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等国际影响力,以会展为窗口向世界展示青岛形象,综合多个平台,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引领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02

畅通国际渠道

“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强调“互联互通”的布局与水平。

青岛作为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11个“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机遇面前,开放的优势明显。

山东港口青岛港直达“一带一路“航线已经超过80条,2021年新增的20条航线中,直达“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达11条,实现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全覆盖,构建起了对接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经贸往来的“海上黄金通道”;

2021年前10个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455列,同比增长42.6%,国际班列集装箱到发3.7万标箱,同比增长72.2%;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已达百日,位列全国两千万级机场第5位、华东地区时刻协调机场第1位……

“互联互通”不仅要求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打通,还要求深化贸易畅通。而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模式新业态,正是青岛“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物流+工业互联网”新平台的搭建,正在不断拓展现代物流体系的内涵;对仓储、航运、空运、贸易、供应链、口岸等要素资源的整合,正在助力优质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物流服务生态圈的形成。

前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建设物流大通道、打造流通大枢纽,是意见中给青岛布置的重要任务。青岛正以物流通道的进一步畅通和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突破,持续放大开放的城市优势。

03

释放创新红利

图片

在上合示范区,青岛华纳食品公司申报进口的一票货值17.8万美元的花生果,仅用不到2分钟时间,就顺利通关放行,这是上合示范区首票“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

图片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易货易成跨境易货贸易有限公司成功落地,这是全国首家跨境易货贸易企业,标志着全国跨境易货贸易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畅通衔接,还是在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都离不开制度保障。开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也是青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连接中的重要内容。

开放格局激发的是经济活力,制度创新释放的是改革红利。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时,在业务和模式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举措,正不断推动青岛与全球“合伙人”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上合示范区相继推出跨境征信、海外投资、原产地证审签等21项制度创新举措,2021年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51%;

青岛自贸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总结形成143个创新案例,平均5天推出一项创新成果,其中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新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2021年上半年,青岛自贸片区完成外贸进出口882.1亿元,同比增长59.3%,每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是全国自贸区平均值的1.7倍。

制度创新是是城市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之外,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等平台的打造,正在不断拓展税展示交易、保税期货交易等业态创新;中德生态园、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等开放平台等整合提升,正在不断探索精简高效体制框架的建设。

这些依托开放的平台载体进行的制度创新,集聚了新动能,提升了外贸运行效率,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正在不断释放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发展红利。;图片

大海潮起潮落,时代澎湃向前。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时代画卷面前,青岛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让更广阔范围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落地成为实实在在的合作发展成果。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