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普通的岛城市民,很多媒体记者也因为工作关系曾接触过、采访过李涌,对他待经办案件的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勤勤恳恳,留了下深刻的印象。今天(10月9日),记者们也一起缅怀交警李涌。
《青岛全接触》栏目记者梅丽:国庆节前夕的时候,我们去同三高速采访,当时他(李涌)查获了超员的违法案例,我们就打算去王台执法站采访他,他非常忙,有别的勤务要去处理,就没有能采访到,这是我们俩之间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梅丽,是一名从业9年的媒体记者,曾多次采访报道过李涌同志的事迹。李涌警官在节前处置交通违法行为的录像,成为两个人最后的告别。
梅丽:他用的执法记录仪是最稳的,呈现出来的素材也是最多的,我们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交警案例、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很多都出自李警官之手。
梅丽回忆,为了让”安全交通“四个字深入人心,通过违法案例警示广大的交通参与者,李涌警官私下里学习影视剪辑,更在每次执法过程中,记录大量的执法素材,提供给媒体记者们使用。
梅丽:我们概念中的交警执法,就是站在马路中间,但是其实李警官的很多采访,都是跪着和趴着的,譬如说车主的轮胎在高速上爆胎了,发动机故障,或者车辆出现各种各种的故障,他都会趴着给人家修车。高速道路附近有很多的村子,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误入高速道路,李警官在巡逻的时候发现,就会把他们送回家,发现老人没有吃饭,会把自己的饭给对方,有时候会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吃的。
回忆采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梅丽心中对李涌警官有着说不完的话,和蔼待人、认真负责、乐于助人……李涌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将平凡的小事变成不平凡的大事,这样的感受几乎是每个采访过李涌的记者共同的感受。
《生活在线》栏目记者于宙:平时他有一些不苟言笑的感觉,但是他在私下里跟你接触的时候,包括科普的时候,又会非常和蔼,让你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说的东西会让你非常认可,就算是被罚了,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从业九年来,于宙曾多次采访过李涌警官,他更愿意称李涌为好大哥。
于宙:我刚接触这一行的时候,对很多的交通法规不理解,或者说不明白的地方,李队就是非常热情地把电话留给我,不清楚的可以问他,从那以后我也给他打过一些电话,当你问到一个比较蹊跷的事情,他马上就能告诉你,按照法规的第几条,应该怎么办。
在工作上是采访对象,在私下里又是一名普法好师傅。
如今,每当走过山东路和延吉路路口,每当看到雪天李涌趴在汽车引擎盖上的画面,于宙总是感触良多。
于宙: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触,虽然说非常堵的路口,只要看到李涌的身影,再堵也不怕,都能顺利安全地通过。
于宙:通过这种方式,一天上午趴在几十辆车上,被车顶着走,我相信当年只要是经过这个路口的都会记得。
一段一段的素材中,我们又见到了那个爱笑、认真、负责的李涌警官。
一段一段的回忆里,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又遥远的警哨声……
梅丽:李涌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交通警察这个职业,在我心中李涌警官是最帅的交警,没有之一。
于宙:我也希望李队放心,你的这份坚守,会有更多的人替你传承下去。
博雅:值得大家一同去学习,我们也会像他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
李队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