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9点38分53秒
迎来“寒露”节气。
这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今年第一个带“寒”的日子。
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
☆赏红叶
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南方蝉噤荷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逐渐地,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秋钓边
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醉江蟹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菊花饮
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
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
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
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焕发。
今人可以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寒露过后,气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寒凉了,北方甚至已经开始启动入冬模式,当然,大部地区才正值秋高气爽,一年中最凉爽舒适的时节。
这个时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干燥,所以大家在养生方面要注意去燥。
☆养阴防燥: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
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等。
☆润肺益胃: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早卧早起: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添加衣服: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明·唐时升】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宋朝·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