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市高校“无诈校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全防骗教育第一课在青岛大学举行。面对频频发生的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大学生该如何做好防范呢?
在青岛大学,民警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目前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兼职刷单诈骗、网购诈骗、贷款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社保和ETC短信诈骗等,不少大学生表示,他们都收到过类似的诈骗信息。
民警介绍,目前大学生中遇到的最多的诈骗类型是刷单诈骗,其次是网购和贷款。大学生一旦被不法分子吸引到刷单微信群和QQ群,对方会承诺返还高额佣金,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引诱学生加大投入,甚至有些学生会通过贷款或借钱的方式来进行刷单。
网购和贷款诈骗,则是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买人的信息,假冒电商平台客服的身份给受害人打电话,声称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会办理退换,甚至给予经济补偿。
根据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群体数据分析,18岁至30岁的人群占比最高,占到了54%;其次是31岁至40岁,占23%。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另外随着中秋假期和国庆假期的临近,ETC短信诈骗情况增多,在前几天的青岛十大热议中,我们就进行了相关报道。车主会收到提醒ETC异常的信息,再根据短信的内容一步步操作填写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账号等,这一类短信很可能就是骗局,大家要提高警惕。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