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溯源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今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联合研究报告,全球的溯源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
这次溯源研究报告是全球溯源研究的中国部分,专家组得出以下结论: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的与新冠病毒关系最密切的冠状病毒,从序列来看是和新冠病毒同源性最高,但是这些病毒仍然不足以证明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尽管同源性很高,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动物和环境检测等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联合专家组最终确定了病毒出现途径的几种可能性:第一种,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是“可能到比较可能”,也就是从动物宿主直接溢出到人是"可能到比较可能"。第二种,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俗讲就是病毒自然宿主是某种动物,动物通过中间宿主再过渡到人身上,这个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第三种,通过冷链传入,在去年各地的一些散发疫情中陆续发现了冷链传播有可能引入病毒,所以认为是可能的。最后一种可能性,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英文表述是“Extremely Unlikely”,是这么一个研究结论。
中国部分的溯源报告为下一步多国多地共同溯源指明了方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下一阶段的溯源工作。一方面,对于中国部分报告中明确需要补充完善的任务,我们正在积极支持相关单位和科学家持续地开展,努力地推进,并且会及时向世卫组织反馈。也就是说上一次的遗留任务我们要尽快完成。另一方面,中国部分的溯源报告为下一步全球框架下多国多地共同开展溯源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次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国部分的工作,我们认为是一次出色的国际合作。我们与世卫组织共同探索出一套新发突发传染病全球溯源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世卫组织专家们与中方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双方配合十分默契,与专家组能够相互合作、能够配合默契,这对推进溯源工作有非常大的意义。专家组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专业态度,对每个专业问题反复讨论、反复研判,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和机制。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参与到此次溯源研究的国际专家团队能够继续在下一步的溯源工作中发挥作用,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充分运用到后续的全球溯源研究工作中去,为彻底弄清楚新冠病毒的源头作出贡献。
武汉P4实验室投用以来没发生任何泄漏事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发布会上表示,听到有人声称武汉病毒所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导致病毒泄漏的消息,感到吃惊。这既不尊重常识,也违背科学。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同时表示,武汉P4实验室作为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自2018年投用以来没有发生任何泄漏事件。